“或許,當真會釀出天大的災禍來啊。”
陳正儒給予回答,告訴了許清宵一個真相,當日吳銘使得文宮染血,雖然霸氣,也雖然令人感到暢快,也顯得文宮無能。
可實際上並非是文宮無能,只是文宮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真正動用大殺器。
“一品天威之下,文宮還有什麼大殺器?”
許清宵有些不解了,一品的實力,毀天滅地,文宮還有什麼大殺器?
“天下讀書人之力。”
“勝過一切。”
“這是偉力,配合聖意,再配合文宮聖器,一品來了,也能無懼,守仁,你自己想想啊,古往今來,一品武者窮出不斷,至少一個時代總會有一些。”
“可聖人一個時代出現過一個嗎?五百年前,是朱聖,你可知朱聖之前的聖人,相隔了多長時間嗎?整整八千年啊,八千五百年前人族第四位聖人誕生。”
“八千年後,也就是五百年前,人族第五位聖人誕生,你認為儒道會不強嗎?”
“只是儒道的強大,並非呈現在個人身上,而是在天下讀書人身上。”
“一品前輩殺幾個天地大儒,十幾個大儒,不會有什麼影響,可如若他將文宮所有讀書人全部殺光,你覺得會沒有影響嗎?”
“只是這些影響他能承受得住罷了,但殺光了大魏文宮的讀書人,難道朱聖一脈就沒有其他讀書人了嗎?”
陳正儒一番話,說出了事實。
許清宵其實心裡也清楚,大魏文宮不可能這麼無能的,而且文聖也絕對不可能那麼弱的,動輒幾百年上千年才有可能出一位的聖人。
凌駕一切體系之上的文聖,怎可能那麼簡單,當然吳銘也沒有說錯,因為按照戰鬥能力,聖人的確不如他。
無非是,能殺和不能殺,以及殺的了和殺不了罷了。
“他們隱忍,寧可文宮染血,也不出手製止,為的就是想要讓大魏文宮脫離.......,這幫人當真是意志堅定啊。”
許清宵不免有些感慨,如此說道。
“不。”
“不是意志堅定,而是利益太大了,守仁,你師父應當與你說過大魏文宮脫離的真正目的吧?”
陳正儒問道。
“恩,說過。”
許清宵點了點頭。
“成聖,是天下讀書人的夢想,而大魏文宮的目的,不僅僅只是造聖這麼簡單,而是造就無上聖人。”
“如若成功了,儒道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至於是什麼改變,老夫也不清楚,但隱約聽到的訊息就是,從此以後,儒道將會是真正第一體系,任何體系都比不過儒道。”
“用他們的意思來形容,未來的儒道,會出現十品讀書人,斬九品武者的現象。”
陳正儒這般說道。
此話一說,許清宵不由出聲。
“唇槍舌劍?詩詞殺敵?”
許清宵幾乎是脫口而出。
只是此話一說,陳正儒微微皺眉,思索一番後,給予回答。
“不清楚,有可能,不過也不太可能,應當是藉助天地之力吧。”
“什麼手段不重要,真正重要的目的,大魏文宮若是成功,將會造出一尊文聖,三尊亞聖,十尊半聖,至於天地大儒和大儒有多少,可想而知。”
“如此一來的話,守仁,你覺得天下讀書人會不會更加誓死跟隨大魏文宮?”
陳正儒也不清楚儒道未來的變化是什麼,但這些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大魏文宮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