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將這種東西當做回禮?”
王新志猜到了許清宵的想法,不禁這般問道。
“不。”
“王大人,倒也不是下官自誇,許某的字帖,一字千金,當做回禮,損失更大。”
“許某的意思是,讓禮部的人,印刷我的字帖,再畫上太平詩會盛宴圖,外加上蓋上我的印章。”
“每個來使一人一份,下官算過,材質就用最好的陽都宣紙,算上雜七雜八,也要六七十兩銀子了。”
“但最主要的還是這首詩,千古名詩配上太平詩宴,下官保證,千年之後,這東西至少價值幾萬兩白銀。”
許清宵認真說道。
可這番話在王新志耳中,卻有些古怪了。
千年之後?
你大爺的,千年之後這東西能不能儲存下來都是一個問題,就算真能儲存下來,他們國家還在不在也是一個問題啊。
你這不是把人家當傻子騙嗎?
“守仁,你這樣做,豈不是把他們當做傻子了?”
王新志忍不住說道。
可許清宵也不由冷笑道。
“他們貌似也沒有把我們當做聰明人吧?”
許清宵這話裡有話,對方送這麼多銀兩,明知道大魏現在國庫空虛,好不容易賺了一筆銀子,結果想要透過這種辦法拿回來一點。
這心思可誅啊。
果然,這話一說,王新志沉默了。
他實在是不敢直接答應啊,畢竟外交之事,搞不好就容易惹來麻煩,一旦惹來麻煩,那就是打仗。
他不想背鍋。
看王新志還有些猶豫,許清宵開始加猛料了。
“王大人,其他的下官就不說了,只要王大人答應,這一千四百萬兩,全部撥給禮部。”
“下官願意再加一千六百萬兩,湊個三千萬兩,全部給禮部,這樣一來的話,最起碼這三年內,禮部就沒什麼太大的壓力了。”
“當然,若是王大人不答應,那下官也就不多說了,王大人要是能從顧大人手中摳出一千四百萬兩,那下官佩服。”
許清宵連威帶誘。
你要是聽我的,三千萬兩給你,禮部三年不會有任何財政危機,想怎麼花怎麼花,反正肉爛了在鍋裡。
大家過幾年好日子。
你要是不聽我的,那行,你自己處理,顧言要是能拿出一千四百萬兩白銀出來給你回禮,那算我許清宵格局小。
許清宵這番話,幾乎是把王新志逼到了死路。
原因很簡單,顧言是什麼人?滿朝文武誰不知道是個守財奴啊,自己但凡要是敢開口要一千四百萬兩,顧言直接就是一巴掌打過來。
而現在如果答應許清宵,可以到手三千萬兩。
兩個選擇擺在面前,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選什麼了。
“唉!”
“也不知道這群異族番邦又怎麼惹了你。”
“行行行,答應了,答應了,就按照你的意思來。”
王新志幾乎沒什麼猶豫,直接答應了許清宵。
沒辦法啊,不答應許清宵答應誰?
總不可能真去找顧言拿錢吧?這不是自討沒趣嗎?
雖然這樣做,極其容易惹來外交麻煩,可最起碼自己禮部有三千萬兩白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