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好奇,許清宵若是吸收如此之多的才氣,會不會直接成為大儒,甚至是天地大儒。
畢竟才氣東來三千里啊。
這得多誇張?
百姓們好奇,文人們也好奇,所以一個個爭先恐後地朝著守仁學堂走來。
想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如此,一個,兩個,五六個,十幾個,幾十個,上百個文人出現在了守仁學堂外。
他們的目光,紛紛落在了才氣之中。
但令所有人好奇的是,不是許清宵再吸收才氣,而是.......一個熟人。
“李兄?怎麼回事李兄吸收才氣?”
“這是怎麼回事啊?李兄怎麼吸收了許守仁的才氣?”
“難不成是許兄出手,幫李兄重續儒道?”
“有這個可能,李兄昨日在離陽宮自毀儒道,有傲骨血性,說不定得到了許兄的欣賞,如今為他重續儒道。”
“如若真是這般,許守仁當真是個好人啊。”
“這般想到,孫儒當真是越來越過分,自許兄怒斥嚴儒,我等便對許兄有所仇視,平日裡不屑與其為伍。”
“甚至編排詩詞羞辱許兄,可沒想到許兄不記於心,反倒是幫助李兄,這等胸懷,我等望塵而嘆啊。”
“唉,慚愧,慚愧啊。”
當大魏文人看到學堂之中,李守明被才氣籠罩的一瞬間,不由連連發出感慨之聲,他們認為許清宵以怨報德,擁有聖人般的胸懷。
一時之間,更是慚愧連連。
而後,越來越多的文人聚集而來,百姓們也紛紛出現。
他們好奇圍觀,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大約一個時辰後。
終於,李守明的聲音響起了。
“吾乃李守明,於離陽宮中,自毀儒道,然,遇守仁先生,曉知行合一,悟大道心學,再度明意。”
“今日,吾李守明,在此立言,尊奉心學,傳至餘生,知行合一,願天下懂得道理,明悟良知。”
李守明的聲音響起。
他的聲音,一開始不算很大,僅僅只是傳遍了整個街道,因為這是明意。
只是下一刻,他的聲音,卻傳遍了這片區域,尤其是傳達到了大魏文宮。
因為他......立言了。
願尊奉心學,願意將心學傳給每一個人,直至自己餘生最後一刻,也願天下人都懂得道理,明悟心中良知,做對的事情,明白錯的事情,行善而不怨。
剎那間,滾滾才氣再次墜下,湧入他體內。
而學堂之外,數以千計的大魏文人們卻傻愣在了原地。
李守明從自廢明意,親手毀了自己的儒道,又僅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加入了心學,成為了許清宵的門徒,竟然直接突破七品,直達六品,立言正儒。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重修回來已經算是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更進一步,這簡直是奇蹟啊。
所有文人吞嚥著唾沫。
昨日在離陽宮,他們看著李守明自毀儒道,既是惋惜又是憤怒,可敢怒不敢言為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他們廢不起,一旦廢了,他們這些年的書就白讀了,不僅僅如此,他們未來可能還會遭到文宮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