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頭號專利
現如今,公司已是改轍易幟了,由原來的餿點子專利設計開發有限公司而為莽龍集團專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也是經這一專案的實施,第一次引進了資本運營,相應完成了莽龍集團系列甲星、乙星股票的上市發行。讓柯榮光得以甲星、乙星兩支股票的董事長、第一大法人股東法人代表的身份叫板,登臺,走場,亮相。岸然是莽龍集團執行長、經紀管理人的身份。
闕天倫生性靦腆,無意交際,其實是怯生。一上場面,那兒黑,往那兒去。不自覺地,就能自己把自己放到陰影裡。這點倒像了過去的那位“接班人、副統帥”,他的那些個工作室,一色的歐式皮革包門。窗戶是連分窗都一式鑲的墨綠色磨沙玻璃,黑黢黢、靜悄悄,無聲少光。就像個地獄似的。
知情的,知道闕天倫是莽龍的火車頭、決策人,不知情的,所謂第一次接觸給人留下感染性觀感的,還以為柯榮光是莽龍集團法人代表。
柯榮光,那是心理學專業本科、MBA碩士,他也真扛得起這架子,也樂意為之。只有柯榮光自己知道,雖說紅壤改造專案,資料是他的秘書室提交的,當初定下專案時,柯榮光也並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有自豪。
當時,是他的秘書室首先篩出的資訊,打頭提起了“國家戰略研究所投入2700萬元的經費進行的《蚯蚓品種引進及適應性、高產性研究專案》”一事。專案篩選,並經與本土蚯蚓品種完成12代的雜交,形成適應性,再透過復壯、提純、繁育,研究完成“寧紅3號嗜酸蚯蚓”培育。
子體成熟期僅為50天,生育週期20天一代,較常規品種縮短5天,且其生長活動半徑由30厘米而改為70厘米,常規品種活動於20~30厘米地下,其卻一般在50厘米地下生存。
得此資訊,柯榮光憑著他自認為僅次於闕天倫的超常審美、頓悟力,擬定了前期研究報告,並經由當時的總秘大阿香審閱、批署,先期引進了寧紅3號原種,並分析取得寧紅3號原種高繁殖力的機理研究分析成果:寧紅3號成熟期蟲體對13~17赫茲次聲具有性亢奮回應。
這以後,在闕天倫的驅使下,完成了寧紅3號DNA與蠕蟲DNA片斷的嫁接以及蠕蟲性激素的提取。3名生物學教授,讓闕天倫全封閉藏在公司設在前張村的“生物科技研發基地”,小偷似的,專題研究了三個月。經八代的篩選、繁育,有了寧紅7號。
寧紅7號特性:
一、高繁育性徵——具有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兩種繁育能力,有性繁殖特性表現為:其子體在50天,達到性成熟後,在13~17赫茲次聲持續30分鐘的環境下,可應激回應性興奮,此後每一週應激交配產卵。無性繁殖特性表現為:其子體在30天后,經接觸蠕蟲性激素,並置於13~17赫茲次聲持續45分鐘環境下,蟲體在中部自動分裂,繁育成為兩隻獨立的生命體,並且其DNA記憶不變。即此後再接觸蠕蟲性激素並置於13~17赫茲次聲持續45分鐘環境下,又可再次應激分裂,再次完成無性繁殖;
二、高活動性徵——蟲體大量活動於50厘米地下,並嗜酸;
三、高熵性徵——個體蟲體無意識高熵,像工蜂,能不斷地將一切可攝取的植物殘片攜入地下50厘米貯藏,並永無滿足、永無休止。
闕天倫又以個人資產,向國家戰略研究所購買下寧紅系列蚯蚓的研究專利,當時500萬元的專利轉讓費,讓原有專利權持有者驚詫。這樣數值的專利轉讓費,在當時,被媒體稱之“天價”。闕天倫的行為,被解釋成為一種怪癖。
可憐的寧紅3號,仍然在國家專利局架子上放著,無人問津。然而,卻不知自己是後來人們稱之為“第三次綠色革命”的超級主角寧紅7號蚯蚓的祖宗。
寧紅7號的這些優良性徵,決定了它可以擔當荒漠改良的重擔,放養30天后,就能以幾何階數高速繁殖,此後,眾多蟲體,在10天內,將原是板結的酸性紅壤,像拖拉機似的徹底疏鬆,並將20倍於蟲體體重的有機植物殘片,深埋於50厘米地下。
闕天倫取得了他自餿點子專利設計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已有的發明專利中最重要的兩個專利:《蠕蟲性激素成份研究及生產工藝》、《寧紅7號蚯蚓研究》專利。並對其高繁殖機理——蟲體對13~17赫茲次聲有性亢奮應激特性,進行了高度的保密處理。
在此基礎上,在闕天倫的主持下,又選定繁育了17號竹節草,這一高產牧草,併購買了專利,形成了前期以高氮低水種植高產牧草,放養寧紅7號蚯蚓,完成荒漠改造,後期以高氮、高二氧化碳、高腐殖質土壤暖房工業化生產農作物,以牧草飼養鵝、兔、牛、羊、火雞,以蚯蚓飼養鴨、鯰魚、牛蛙、蝦、蟹,一個系統化的紅壤改造及生產模式。
[ZLCN200951877.1號]國際專利寧紅7號蚯蚓的開發,正像闕天倫所說,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推行”。一切就和《紅壤丘陵改造》專案統籌書中預計的一樣,在專利註冊半年內無人問津。
然而,當時的餿點子專利設計開發有限公司,已完成了自主開發的準備。
成立了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完成專案區域內涵蓋的原農業人口解決住宿的農居改造、標準化禽畜舍、加工廠房、大中小學校舍、政府用新樓館全部建築工程。
以信託方式,租賃了氨水生產全套裝置,預訂了玻璃鋼暖房罩的生產訂單以及用於輸肥、水、二氧化碳的各色鋁塑管訂單,輕軌訂單,以及用於埋覆管線、架設輕軌、打樁、伐木、拔樁作業的為數各為50的推土機、拖拉機以及配套各色的機具。
然而,當五院長將《餿點子專利設計開發有限公司集體大面積承包荒山及農舍改造、集約化生產專案申請報告》送到龍南縣縣長李肇皖面前,卻讓李肇皖老實不客氣地把重重地扔到桌面上了。
當時的李肇皖縣長,使著他那架在腰上的兩支胳膊肘,把個披掛在肩上的中山裝外套,高高地支起,那樣子,看上去就像一隻正在鼓翅的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