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抗疫初期,站裡曾經有過一項措施,就是居家隔離辦公,當時每天的工作透過釘釘,由隊領導佈置給在家隔離的隊員,隊員在家完成後上傳。既然工作可以透過影片來完成,教學任務呢?能否透過直播的形式,讓孩子們接受龔州市的教育資源?
張小兵為自己的這個想法感到興奮。如果可行,自己就可以脫身出來,去帶領村民們致富了。
張小兵馬上給呂子龍打電話,彙報自己的這個想法,沒想到遭到了呂子龍潑了一盤冷水。
呂子龍說:“小兵,方法可行,就是孩子們接受教育的程度呢?他們現在的水平,跟龔州市同年級的水平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上,你考慮過沒有?”
呂子龍說得很實在,張小兵不由得認真思考起來。透過雲端課程上課固然是好,但是知識程度不在一條水平線上,倒有可能弄巧反拙,打擊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呂子龍沒聽到張小兵講話,繼續自己說下去:“我倒是有個建議,你可以針對不同的課程來進行調整。比如說英語,從最基本的學起,你去網上下個錄音,讓孩子們跟著讀就是了;語文的基礎在於閱讀量,你可以到網上舊書店掏一些舊書,又便宜又好用,或者我們這邊幫你聯絡圖書館寄一部分書過去也行,有了閱讀量孩子們的語文水平肯定能提高;科學靠的是死記硬背,你讓孩子們多抄抄書,多背背課文就好了;數學倒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建議你去買一些課程,比如像我女兒現在上的學而思網課,有回放功能,你可以去網上買一些課程供孩子們反覆觀看。其實,咱們都是高考過來人,都知道提高學習成績的方法,無非就是多刷題麼!你不要擔心,物資我們已經給你配置好,這幾天陸續會寄出去!到時候你物資充足了,大量的出試卷讓孩子們刷題就完事了。”
張小兵一想,也對,感謝了呂子龍,把電話掛了。
村裡通不了快遞,鄉里也不行,只有縣城,因為通了高鐵,才有一家快遞公司。張小兵打電話給九妹,問了快遞公司的地址,然後跟九妹說:“九妹,我給你個肥差事,幹不幹?”
“哦,張警官還有好事給我?”電話那頭九妹開心地問道。
張小兵說:“是的,天大的好事!我這麼想的,這段時間,我單位裡估計會陸續有物資寄過來,我呢,沒時間去拿,況且我也沒有車子,你哥不是開中巴車的嗎?你看能否跟你哥商量,你去幫我取件,然後送到我們學校,我付給你們運費,如何?”
九妹高興地說:“好啊!這不用跟我哥商量,我就可以決定了!東西多嗎?”
張小兵笑道:“運費多到夠你一年工資!”
張小兵說得沒錯,按照他跟呂子龍商量購置過來的物資清單,那東西就算裝集裝箱,都得裝好幾十個。
“前面都沒問題,就是有段路你自己得想辦法,拖拉機開不到你們那個村子,東西怎麼運進去?”九妹問。
張小兵想起肖子軒的話,“沒有錢辦不到的事”,他笑著說:“我這不還有富餘勞動力麼!”
張小兵的意思是,讓村子裡的男人們組成一支運輸隊,幫忙運東西。
這幾天,張小兵對村子逐漸熟悉了,他知道,村子裡去鄉里,不一定都是走路的,大多人都是騎著摩托車去的,摩托車後面不是可以裝東西嗎?哪怕再多的東西,要把村子的男人都發動起來,上百輛摩托車還是有的吧?螞蟻搬家也能搬完了!
還有影印機這種大型物資,實在不行那就找幾個青壯年勞動力抬就完事了。
最多自己付他們錢就是了,也算是給他們增加點額外收入。
不到三天的時間,物資開始到了,一車車的,從縣城經由九妹家裡的中巴車運到洋溪鄉,然後過輪渡,上拖拉機,再經由村裡組成的摩托車大軍運到寺廟裡存放起來。
物資擺在寺廟裡,堆得跟山一樣高,吸引了村裡大量的人過來觀看。
韋校長這幾天最忙,張小兵他們要上課,這些雜事都交給了他,他既要指揮摩托車去運東西,又要指揮其他人把東西整齊地碼起來,為了遮擋風雨,他還讓人在寺廟的正中間搭了一個臨時的帳篷,所有的物資都放在帳篷下面。
雖然忙,但是他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這些物資對於未來的學校和孩子的未來有多重要。
甚至怕物資丟失,他搬了一張床到寺廟門口,晚上就睡在門口,防止大家看到東西多會順手拿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