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校長昨天跟廟裡的主持說過,以後不用管孩子們的就餐了,說是支教民警已經幫他們解決好了。
主持聽後大為感動,說了:“好人好報,佛祖保佑!”
吃上了熱騰騰香噴噴的早餐,孩子們對張小兵等支教民警非常感謝,上課的勁頭很足,不用張小兵交代,吃完回到教室後,自覺主動拿出課本預習起來。
中午的時候,孩子們在午讀,趁著吃完飯後休息的機會,張小兵約了韋校長到村子裡走走,順便找一塊能夠建造學校的地方。
村子所在的是山地,平整的地方不多,要建造學校還是有點困難的。
“我建議咱們建在村子外面一點,怎麼樣?張老師。”韋校長說到。
“可以啊,你帶我去看看。”
韋校長說的地方在距離村子稍微外面一點地方,那是一片松木林。
“我的想法是,找人把這片松木林砍了,木材可以做成桌椅和黑板;如果充分的話,還可以做成床板和門窗,以後孩子們中午可以有個休息的地方,也可以用到老師們的宿舍裡。松樹砍伐完了後,就能整出一片空地,這是咱們這個村子裡唯一能夠做成平整地塊的地方了。”
韋校長說得沒錯,今天中午一走,張小兵就看出了村子的村容村貌了。
這個在半山腰集居的村子,房子建得不規整,看起來應該是建造的時候,看到哪裡有平地就建造在哪裡,所以村子裡都是東一個房子西一個房子,錯錯落落的,跟張小兵家裡農村那種平地蓋起來的房子整整齊齊的很不一樣。
“我看行,就是不知道咱們要是砍伐樹木了,會不會被林業局處罰?說我們私自砍伐樹木,破壞生態?”張小兵擔心地問。
“沒事的,這事交給我,我有個親戚在縣裡林業局工作,我先去問問他看。”
“也好!要是上面能批覆下來,我打算這麼幹。除了必要的技術工人以外,所有的工人都聘請村子裡的勞動力來幹,只能能幹得動,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這樣的話,我們既可以節約工錢,也可以把這筆工錢用到村民身上,一舉兩得,你覺得如何?韋校長?”
“那自然是最好的。村裡沒有其他收入,村民們都是種田為生,這個活確實能讓他們增加收入,我贊成!”
說幹就幹,張小兵回去上課後,韋校長打了個電話給在縣裡林業局的親戚,親戚上報到局長那裡,局長聽說是準備蓋希望小學,很激動,馬上就審批透過了。
下午放學的時候,韋校長把這個好訊息告訴了張小兵。
張小兵也很開心,他對韋校長說:“這樣吧,韋校長,我們幾個支教民警就專心教學了,你呢,暫時沒有教學任務,建造學校的事情,就麻煩你了,你看可以嗎?”
“可以可以!”韋校長兩眼發光,一口答應。
晚上,村裡要建造希望小學的事情就傳遍了幾個村子,家家戶戶都在興奮地討論著,平時早早就熄燈的村莊,硬是歡聲笑語到了深夜。
第二天早上,孩子們知道了張小兵等支教民警要建造新的小學,都很興奮,不管是早讀還是上課,特別的認真。但是,讓張小兵擔心的是,孩子們的底子太弱,怎麼才能迅速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呢?
原來,張小兵最擔心的是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問題,生怕孩子對讀書不感興趣,但是從目前看來,這點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孩子們很簡單,原來之所以對學習不上心,是因為沒有學校的概念,沒有學習的用品,沒有吃飽的肚子,沒有奮鬥的目標。
這些問題,張小兵在這幾天,用實際的行動告訴孩子們,曾經困惑過他們的問題,已經迎刃而解了。打消了顧慮,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馬上就上來了。
要抓住這個有利契機,趁熱打鐵!
現在的問題是,張小兵要兼顧一個年級的語數英、科學、體育、美術等課程,教起來還是挺吃力的。況且,張小兵的任務,不單只是支教,還有扶貧呢!如果每天的上課都要張小兵自己來上,哪裡來的時間去扶貧?
如果每個科目都有一個老師就好了。張小兵心想。
突然,張小兵想起了一件事,讓他精神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