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辦法可行!”村長說。
呂子龍受到鼓舞,繼續說道:“還有就是我們村裡有很多池塘,現在都閒置在那裡。其實這些池塘要利用起來搞養殖,也是非常不錯的。”
“那麼你又準備養殖什麼呢?淡水魚?還是什麼新品種?”
“我的計劃是,養殖小龍蝦!”
“什麼?小龍蝦是什麼?”
呂子龍知道,對於家鄉來說,甚至整個縣城來說,確實還不知道什麼是小龍蝦。連龔州市,也就這幾年開始,小龍蝦才逐漸推開的,成為宵夜市場裡面的王者。當時的呂子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想法最終成為了家鄉里的一個支柱產業。
於是,呂子龍向大家介紹了什麼是小龍蝦,怎樣養殖小龍蝦。
“小龍蝦喜歡在 汙水裡生活,容易養,繁殖快,管理輕鬆。而且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進行養殖,這就很好解決了村子裡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容易把大家發動起來。”
“可是剛才聽你說,小龍蝦賣得很貴,咱們這邊的人能消費得起嗎?”
呂子龍笑了。這就是家裡人典型的小農意識。
確實,家鄉的人是不富裕,但是,再窮的地方也有富裕的人群,只不過跟龔州市比起來,家鄉的富裕人群不多而已,也不代表就消費不起小龍蝦啊!
“你們放心吧,只要我們有產出,就會有人來收購。最主要一點,我的想法是,養殖出來都不打算賣,我計劃到時以合作社的形式,咱們在縣城繁華的地方租一處房子,找幾個村裡的廚師到龔州市學習怎樣烹製小龍蝦,回來咱們自己幹!”
雖然不知道小龍蝦是什麼,但是大家相信呂子龍,這個提議大家也同意了。
“還有一個生財有道的辦法,咱們周邊不是山多嗎?山多意味著什麼?”呂子龍故意賣了個關子。
“山多樹就多唄!”
“樹多有啥好處?”
“可以割松脂啊,這可是咱們村裡現在主要的經濟來源了!”
“不對!這樣是很浪費資源的。我的想法是,村子裡有能工巧匠的,咱們把山裡的石頭、小樹、小花做成盆景,放到網上賣!這樣收益起碼是原來的十倍百倍!”
“可是,能賣出去嗎?怎麼賣?”
“嗨,這您就不知道了吧?放在咱們這小村莊裡,那鐵定賣不出去。可是大城市裡,城裡人可喜歡這玩意了。我看過淘寶網上的價格,小小的一盤,好幾十元錢呢!要是能找到老樹根,打造成茶桌或者根雕,價值都在幾千元上萬元呢!”
“這個辦法好!”
“還有呢!我前段時間跟龔州市的一位地方朋友聊天,他那裡有個專案,是養牛的專案。具體是這樣的,他免費給村民發放牛,村民自由放養,等到可以收成的時候,他過來收,按照市場價收購,這樣牛多出來的重量,價格折算給我們。這個活不累,所有人都能養,又確保了銷售的渠道,兩全其美。”
“你那朋友是幹嘛的?有這麼好的事情?”
“他是做牛肉加工的,自然放養的牛肉,在龔州市賣得比圈養牛肉的價格要高。這樣他省去了圈養牛的場地和人工,節約了成本。我們的富餘勞動力也有了工作就業的機會。不過他提出來要求,就是縣政府要給這個專案做背書,防止我們的村民在養殖的過程中,把牛給賣了或者吃了。我想這點是沒問題的”
在呂子龍的述說下,一個個計劃出 臺了。不愧是在大城市待過的人,呂子龍的想法既有可行性,也有步驟,書記和村長基本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