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年人在村子裡無事可做,一個個都蜷縮在自家的廳堂下曬太陽,婦女們則成群結隊地圍坐在池塘邊上洗衣服,這似乎是所有村子裡的現象,不明白她們哪裡來那麼多的衣服,似乎永遠都洗不完似的。看到呂子龍和父親在村子裡走,老人和婦女們都在麻木的臉上露出一丁點笑容跟他們親切打招呼。
這是一個南方典型的留守村,沒有半點的生機活力,與正在大興土木風風火火建設中的縣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樣的對比讓呂子龍感到很心疼。
但是心疼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當下的最大問題就是怎麼找到適合自己村裡的發展道路,帶領鄉親們一起勤勞致富。
“爸,您對昨天村長和書記的話怎麼看?”呂子龍問父親。
父親雖然知識不如自己豐富,但是幾十年的人生風雨經歷下來,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找不到頭緒之前,呂子龍只能向父親請教。
呂子龍的問話讓父親很得意。他非常驕傲自己培養了這麼優秀的一個兒子,而如今這個優秀的兒子竟然還得向自己請教,充分說明了不管兒子多麼的優秀,總歸還是自己的孩子。
“子龍,村裡的情況比較複雜,不一定像書記說的那樣。你有想過沒有,為什麼大家都願意出去打工?為什麼都不願意留在家裡?一定是因為外出打工掙的錢就比家裡多?不是的。一個家庭裡,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尚且有矛盾,這麼大的一個村子裡,難道就沒有一些矛盾嗎?他們說是讓你幫忙出主意,其實他們是想讓你出頭,去解決村子裡很多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他們怕得罪人,所以找了你。你現在在村子裡是名人,是你們這一代人的傑出代表,你的威信很高,所以他們把你放在前面衝,他們躲在後面指揮,這樣大家願意聽你的。哪怕真的有人不服氣,那矛頭也是對準你,而不是他們。”
“所以村子裡主要的矛盾還不是發展,而是解決各種爭端嗎?”
“能帶領村子發展,這是最主要的。但是在發展之前,必須要統一大家的思想,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書記老了,村長也老了,他們的威信已經不如你,很多村裡的糾紛、矛盾,他們解決起來力不從心。所以能帶領父老鄉親們致富,固然是個好事情,但是你想想看,憑著咱們家裡的實力,憑著你自己的努力,能實現得了嗎?其他姑且不論,就說村裡的經濟吧,我最清楚不過了,沒有一分錢!要致富,必須要有錢,錢從哪裡來?去年村裡修建太公募,每戶出200元,村裡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硬是拿不出這200元。你說這樣的現實,你怎麼帶領大家致富?你自己掏錢麼?即使全部都是你自己掏錢,落到每個人的頭上,無非就是幾百元,能致富得了嗎?所以要帶領大家致富,首要的條件就是統一好大家的思想,把村子裡的力量集中到一起,才能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發展經濟。但是統一思想是最難的事,所以他們指望你來解決好村裡的矛盾。可是,子龍,你不在村裡生活,你在家只有這一個月的時間,哪怕你一天能解決一件事,最多也就三十件,你解決不了全部的事的!你回單位上班之後呢?又依靠誰來解決?”
呂子龍和父親走在村裡的小路上,父親絮絮叨叨地向呂子龍介紹村裡的情況,這些情況還真超出了呂子龍的預料。
確實如父親所說,一個村子要發展,必須要合力同心,如果大家的心思都沒有往一處使,那麼就應了那句老話“一個和尚有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那麼,村子裡最大的矛盾是什麼?
“村子裡最大的矛盾?那肯定是土地的問題了!”父親說:“你知道的,咱們村子裡山多地少,山都是石頭山,種植不了什麼莊稼。地又太少,種植出來的莊稼很難應付日子,所以在村子力的人,把土地看得像金子一樣值錢。以前生產隊分地,把地分為兩種,一種叫自留地,那是分到個人承包的;一種叫集體地,是屬於生產隊的。分到每家每戶的自留地不多,於是鄰里之間常常就會因為土地之間的分界產生矛盾。比如說咱們家吧,現在你出去工作了,你弟弟也出去打工了,我年紀大了,你媽身體也不好,莊稼這幾年都沒在種了,你猜怎麼著?隔壁家的鄰居就在和我們相鄰的土地上種植果木。剛開始我不太在意,以為果木種了就種了唄,又不是自家的地,管人家幹嘛。後來一看,不對了,因為他種的果木很容易長大,一長大根鬚就往咱們家裡的地邊爬,爬著爬著就爬了好大一塊。一棵樹如此,他種了幾十棵,等會我帶你去看看,起碼佔了咱們那塊地的十分之一了!他這麼一做,好了,邊上的鄰居都知道這是一種佔便宜的方法,於是大家都種了。我一看不對啊,就上門跟他們理論,他們說,果木是種在自家地上的,又沒有越界,現在它長過去了,又不能叫它不長,能怎麼辦呢?確實沒辦法啊,難道我把越界的果木都砍了嗎?那不成了損毀公私財物了?所以以後,這一塊地還是咱們家的嗎?我看很難!你在村裡好歹是個人物,別人還敢這麼佔咱們家的便宜,別人呢?那些外出打工的呢?他們又能怎麼辦?所以村子裡,這樣的事情很多,很不好處理!”
父親把呂子龍帶到了自己的土地邊上,呂子龍一看,果然跟父親說的一樣,因為自己家裡的田地沒有耕種,周邊的土地都種了果木,而且基本都越界了,自己家裡偌大的一塊地,就跟砧板上的豬肉一樣,東割一塊西割一塊,幾乎只剩下骨頭了。
父親的話讓呂子龍聽了很不舒服,但是不舒服歸不舒服,呂子龍得想辦法解決啊!哪怕不是為了家鄉的發展,為了自己家裡的利益,呂子龍也得想辦法去解決好這些矛盾。
“爸,你有想過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嗎?難道就任由他們公然偷取我們的土地?”呂子龍氣憤地問。
“嗨,我說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這事情,說好解決也好解決,說不好解決也不好解決。”父親笑著說。
呂子龍直到現在才發現,其實父親在敘說這件事的時候,一點都沒有義憤填膺的表情,反倒是像在介紹一件與己無關的小事一樣,娓娓道來。
難道父親已經有了解決的對策?
“爸,我不明白,還請您指教!”
“子龍,我問你,買房子要錢嗎?”
“要啊!”
“那麼,土地徵用要錢嗎?”
“也要啊!”
“那你知道如果咱們村子的土地要是徵用了,需要補償多少錢一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