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定下來之後,就是具體實施了。
父親對呂子龍的想法非常支援,直接打電話讓在外務工的弟弟辭職回來。弟弟也很聽話,得到訊息後二話不說,馬上回家。
書記和村長負責逐門逐戶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開始的時候,有些村民還是有抵制的心理,等一聽說是呂子龍提出的方案計劃,馬上又同意了。
書記是這麼勸說村民的,非常有意思:“你們在村裡覺得我的見識廣還是你的見識廣?在鎮裡你覺得我的見識廣還是鎮長的見識廣?在縣裡是縣長的見識廣還是鎮長的見識廣?在市裡呢?在省裡呢?咱們村的子龍可是大城市回來的人。子龍打小你們的就認識,他是靠得住的!把咱們的地和錢交給他,我第一個放心!”
既然書記和村長都放心了,還有誰不放心的?
等到呂子龍結束休假回去的時候,村裡已經開始在購買龍蝦苗和丈量土地,準備確權了。
回到龔州市後,呂子龍馬上聯絡了那位有養牛專案的朋友,朋友確實也急需有人幫忙養殖,兩人一拍即合。呂子龍得到朋友的確定後,又打電話給那位即將調離崗位的縣主要領導。聽說呂子龍帶來了專案,縣領導很爽快,立即答應了呂子龍朋友的要求。
就這樣,呂家村在呂子龍和呂子龍弟弟的帶領下,開始走上了集體發展的道路。
後來,呂子龍由於工作的原因,並沒有過多將精力放到村子的發展上,反正家裡有弟弟和父母親已經夠了。這次母親生病,呂子龍拿出了多年的積蓄為老人治病,還以為一時半會之間,村裡的經濟還沒有發展得很好呢,沒想到現在弟弟電話打來,一開口說分紅就是50萬,怎麼不讓呂子龍吃驚呢。
他趕緊讓弟弟在電話裡把具體的情況說一下。
弟弟告訴呂子龍,現在村裡集體經濟的收入大致是這樣的。
首先是小龍蝦的養殖。小龍蝦這玩意,還真像呂子龍說的那樣,放下去很好養,啥環境都能成活,繁殖得,那叫一個快!剛開始的時候,村裡買進來小龍蝦苗,放到村子裡最大的那張池塘裡養殖,第二年就開始豐收了。呂子龍弟弟牢記呂子龍的教誨,沒有馬上出售,而是繼續把收穫的龍蝦散養到村裡的每張池塘裡,第三年就獲得了大豐收。村子裡有幾個青年在附近的發達省份當廚師,在外面學過烹製小龍蝦的方法。呂子龍弟弟把他們叫回來,由集體出資在縣城開了一家小龍蝦夜宵排擋。這幾年小龍蝦成為了網紅食品,這陣風開始掛到了家鄉,很快,小龍蝦就成為了縣城夜宵的主打產品。由於獨家經營,他們這家店生意火爆得不得了,一年不到的時間賺回了第一桶金,計算下來有幾百萬的收入。
受此鼓舞,他們把小龍蝦苗發放到周圍的村莊裡,只要有池塘的地方,就鼓勵當地的人養殖小龍蝦。等到春天尾聲小龍蝦可以上市的時候,他們就來到村裡收購。夜宵攤也從縣裡向附近的縣城、鄉鎮拓展。有了第一桶金作為資金鋪墊,很快在家鄉里他們就從一家夜宵攤發展到二十多家夜宵攤,收入成倍上升。
其次是黃牛的養殖。村裡的青壯年,由於夜宵攤的需要,大部分都回家經營了,老人們則都在家裡放牛。養牛的週期有點長,要將近一年,每頭牛刨去成本,能賺四五千元。現在每家養殖的牛基本都在三四頭左右,一年的收入有將近兩萬元。呂家村周邊的山好,牛放起來容易,不太需要怎麼管理。牛吃了山上的雜草,養出來的肉質鮮嫩,呂子龍的朋友收購後也大呼值得。每天牛放養後,老人們就在附近尋找花花草草和石子,拿回家後按照呂子龍弟弟發過來的影片,擺裝小盆景。呂子龍弟弟在家裡安裝了電腦,在淘寶上註冊了店鋪,專門進行小盆景批發,生意好得一塌糊塗。
再次是村裡的土地,在呂子龍同學的建議下,村裡對全部土地進行了平整,種植了大量的龍眼。這次種植的龍眼是呂子龍同學寄過來的品種,樹不高,果子個頭大,結的又密,果肉清甜且爽脆,在市場上反應很好。呂子龍同學按照原來的約定,每年都回家收購到龔州市進行銷售。
這三大支柱產業構成了呂家村集體經濟的來源,村民們的收入直線上升,奔向了美好的小康生活。
“我們現在的計劃是,明年將按照哥你的思路,在村子裡把所有的房屋都改建成民宿,我們在村外向鎮裡申請了一塊地,用於每家每戶建造統一的房屋。原來村裡居住的房屋,改造成民宿,周圍增加一些娛樂設施,如果有遊客過來,住宿也行,搞一些娛樂性節目也行,由村裡統一進行管理。”弟弟在電話那頭興奮地說道:“我聽嫂子說了,你們準備在龔州市買房子,我昨天跟書記和村長商量了,大家一致統一,給你提前分紅!你是村裡的最大功臣,你在村集體裡佔的比例,書記和村長給你最高,所以計算了之後,最終確定下來,要給你50萬!他們還說了,如果你買房子不夠的話,村裡寧願發展緩慢一點,也得墊資幫你實現住房夢!”
弟弟的話讓呂子龍在電話這頭鼻子酸酸的。這就是可愛的鄉親們!也許他們會有鄉下人所特有的雞腸小肚,但是在自己面前,他們的心是單純的,是熱的,畢竟都是一起生活了數十年數百年同族同宗的兄弟姐妹!當初呂子龍帶領他們走上致富的道路,等到大家奔小康了,誰都不會忘記當初的掘井人。
房子的事就這麼敲定下來了,肖子軒沒有食言,對他和他的家族企業來說,一套房子,太不起眼了,他還想著要送給呂子龍的呢,可惜呂子龍不肯收。而對於呂子龍一家來說,終於在龔州市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不僅如此,肖子軒還透過父親的關係,給呂子龍的妻子在企業裡找了一份輕鬆但薪水不低的工作。
剛開始呂子龍是拒絕的,肖家已經為自己做了這麼大的幫助了,還讓他們照顧自己妻子的工作,心底裡很過意不去。但又是肖子軒的一席話打消了呂子龍的念頭。
肖子軒說:“現在咱們企業講究員工的身心健康,我爸早就想在公司裡設立一個醫務室裡,可人家大醫院的醫生不願來,剛畢業的醫生咱們又信不過。嫂子原來學的專業正好符合我們的要求。這可不是為了照顧嫂子,而是嫂子給我們提供了幫助啊!再說了,我們是上市公司哎,員工該多少工資就多少工資,我們又沒有多付嫂子一分錢,隊長您擔心什麼呢?只不過,我們公司正好在你們公寓房邊上,嫂子回家照顧女兒方便很多而已!”
面對肖子軒的油嘴滑舌,呂子龍除了心裡感激,還能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