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成蟜拱手一禮:“王兄,楚國大興兵以圍剿國內賊匪,然,楚國亦可隨時調此軍北上,合縱伐秦。”
“楚國的威脅亦必須考慮!”
熊啟擺了擺手:“楚國今歲新王登基,正值內亂之際。”
“在整頓過內政之前,楚國無力對外出兵。”
嬴成蟜反問:“外戰不也是整頓內政的一種方法嗎?”
“且楚王負芻得位不正,說明此人乃是心有野望、手腕狠辣之人。”
“若得知我大秦於太行山內戰敗,楚王很可能會趁此機會發兵,以一場勝利證明他才是更適合楚國的王!”
熊啟沉吟幾息後,緩緩頷首:“長安君此言有理。”
熊啟不由得開始沉吟,如果楚王負芻真的參戰了,對他而言是利是弊?
魏繚等臣子則是眉頭緊鎖。
趙國此番來勢洶洶,且初戰就取得了勝利,士氣必然高漲。
對於秦國而言,局勢已經很危險了。
如果楚國也發兵的話,局勢必將變得更加糟糕!
嬴成蟜繼續說道:“故而臣弟諫言,興兵二十萬北上,調上將軍翦北上。”
“令上將軍齮拖住趙武安君,令上將軍翦沿內黃一線轉進西北,自西側威脅邯鄲城,以此策逼迫趙國撤軍,再由上將軍齮收復失地。”
“南線方面,興兵五萬南下,令楊翁子為南路主帥,堅守城池,抵抗楚軍!”
在嬴成蟜看來,李牧很能打。
莫說給桓齮增兵五萬,哪怕給桓齮增兵三十萬,桓齮也不一定是李牧的對手。
因為李牧最擅長的就是以少打多,即便是拿著相對較少的兵力,李牧都能對敵軍完成反包圍和反圍剿!
可單單一個人能打有什麼用?
桓齮打不過李牧,但打個趙蔥、司馬尚之流卻是輕輕鬆鬆。
大秦完全可以抓住趙國大將匱乏的機會窮追猛打!
只要邯鄲城遭到威脅,哪怕王翦所部距離邯鄲城還有幾百裡,趙王偃也絕對會立刻召回李牧。
如此,此戰即便不勝也能讓秦國奪回失地。
而南線則是可以放心交給楊端和。
戰國五五開不是吃素的。
嬴成蟜相信楊端和能扛得住項燕的猛攻!
韓倉甚至沒有在意嬴成蟜是他的恩主,直接發問:“那糧食怎麼辦?”
“我大秦的糧食根本不足以支撐如此大軍外戰啊!”
嬴成蟜笑了笑:“趙王也在盡力推廣長安犁。”
“今歲趙國的糧產也頗為豐盈。”
“只要能攻破趙國防線,奪取趙國糧倉,我大秦糧草之困自解矣。”
嬴成蟜頗為期待的看著嬴政:“王兄,臣弟此策何如?”
嬴政嘴角微微抽搐:“王弟,你有些激進了。”
嬴成蟜的計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