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神代瀕臨末期的時代裡,子路留下了很多的傳聞。
譬如子路殺虎。
孔子嘗遊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於水所,與共戰,攬尾得之。
意思是子路取水的時候遇到一隻老虎。
子路拉著老虎的尾巴把老虎殺死了。
基本上,一個人拉著老虎的尾巴,想要把它弄死,只有一種姿勢。
總之那神代老虎死得悽慘。
問題是弄死老虎後,子路拍拍衣服,繼續帶著水回去了。
神將捂著眼眶,心裡怎麼也想不清楚,為什麼人間會出現這麼多戰力兇悍的存在,這些隨侍的弟子,每一個人的實力都比自己稍強些,但是近戰使用沉重寬厚的劍,遠戰的射術很強,幾乎沒有弱點。
這不奇怪,畢竟這些弟子的射術直接傳承自夫子。
五個標準,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
其中白矢要求箭矢洞穿目標,箭矢的頭必須發白,代表著力量足夠。
第二個要求,參連,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
更不必說其他。
“夫子認為,讀書人必須要有強大的體魄,如此才能夠去思考,除去了宰予,他的身體很差,白天都需要睡覺,夫子也只能夠嘆息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身體如同木材,宰予的身體已經如同朽木一般,縱然是夫子這樣的人也無法再雕刻苛責他了。”
子路隨意教導自己新的小師弟一些儒家規矩。
而這句話的意思是,除了宰予這樣身體虛弱的人,儒家弟子都要懂得六藝,有著強健的體魄,以負載自己的學識,身體和智慧從來不是要分開的。
子路轉頭看向那駕馭牛車的少年,笑著道:
“不過,師弟你還真的做到了啊,哈哈。”
“這個孩子真的答應和你回來。”
那個名為珏的小姑娘神色冷淡下來。
當然,在看到夫子的時候,下意識往左邊一步。
藏在了御者少年一側。
是一種面不改色的慫。
又乖又慫。
子路微怔,旋即放聲大笑。
約莫是這一日的晚上,終於,真正的客人在那位溫厚神將的帶領下回來了,那是一位雍容的女子,看到崑崙的神將被夫子的諸多弟子們胖揍,西王母眼底神色不知該如何。
而後看到了那駕馭牛車的少年。
最後和夫子見面,在簡單的詢問和閒聊之後,夫子注意到了西王母的視線,詢問道:“您認識我這個弟子?”西王母平淡道:“夫子放心,我不打算帶走他,我反倒是希望你教導他。”
“他原本是陶匠,生於天地,行走於荒野之中。”
“沒有人教導過他,讓他自由得生長,目前看來雖然還不錯。”
“但是……我擔心他以後會被一些錯誤的觀念所裹挾。”
“以後……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