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笑著搖頭,偽夏的反應和結局,以及南方段氏和梁王的變動,在他內心的棋盤中,已經走到了最後。
預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對於頂級謀士,基操罷了,真正的謀士,運籌帷幄,決勝好幾個千里之外,多線作戰,掌控全域性,方才不負盛名。
唯一可惜的是,這一戰的對手,顯得有些弱,對方陣營,沒有足夠優秀的謀士,在謀略上能跟蕭寒過招,使得這一戰,顯得沒有那麼盡興。
放眼天下,尋一對手而不可得,有時候,也是一種寂寞啊。
“所以,這鐵鎖橫江,我們到底要怎麼破?”
“今日之內,我們的中軍也要到前線了。”
沐英看著沙盤,眉頭皺起,蕭寒的預判完全準確,但是沐英還是沒有想出如何在五十天內,擊潰兵力比大明這邊還多的夏軍。
蕭寒在這兒無敵的憂傷,沐英人都要頭禿了。
大哥,你是穩了,能不能跟我說說?讓我心裡也有個底啊?
不然,全程都是蒙鼓人,我這心裡,也不踏實啊。
“莫急,莫急,我大明車到山前自然有路,船到碼頭自然挺直。”
蕭寒開啟一把摺扇輕輕搖著,胸有成竹。
他自然看的出沐英的憂慮,不過,這關子…啊不是,這保密工作還得做啊,不然我怎麼裝…我怎麼把控戰爭的節奏?
應天府,金陵城。
“父皇,明夏的抵抗比我們想象的要強烈,那明升居然是擺出了一副魚死網破的姿態。”
“段氏、梁王也是蠢蠢欲動,風雪他們,怕是難以輕易覆滅明夏啊,不若我們再派十萬精銳前往前線,以求穩妥。”
坤寧宮中,朱標對著朱元璋微微施禮,蕭寒穩如老狗,朱標這邊看著錦衣傳回來的前線訊息,覺都有點睡不好了。
明夏、段氏、梁王,三方人要是加一起,兵力能到四十萬,而大明這邊只有十萬大軍,還是雙線開戰,領兵的也只有蕭寒這個隨軍軍師是淮西最高配置,這怎麼能不讓朱標感覺頭皮發麻?
蕭寒雖然自信,但是朱標的心態卻是跟沐英一樣的,哪怕絕對信任,但心裡總還是不踏實的。
“怎麼?”
“擔心風雪那小子?”
朱元璋卻是絲毫不急,兀自給自己倒著茶水,對於蕭寒的信任,他還在朱標之上。
雖然,朱元璋也看不出蕭寒到底想要幹什麼,但是自從當年蕭寒談笑間滅了陳友諒大軍,朱元璋對於蕭寒就有一種迷之自信,不然他也不可能敢讓蕭寒帶著一群年輕將領,就去夏國打滅國之戰。
“這一次,咱大明出兵確實有些託大了,沒想到向來對咱大明服服體貼的段氏和梁王,居然還敢暗中有所動作。”
“若是真被他們在前線兩面夾擊,我大明十萬大軍豈不危險?”
朱標微微搓著手,一顆心早已經飛到前線去了,他倒不認為蕭寒會輸,但是他是現在大明的持家人啊,大明的財政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朱標可是比誰都清楚。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大明朝現在幾乎就是在走鋼絲,一旦一處不濟則是滿盤皆輸,尤其是在這個準備搞科舉改革的關頭。
要知道,春天到了,這就意味著要準備春闈了,到時候把《大明律》、《大明政治綱要》和《大明農學要術》加進去,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這要是預算超了,屆時那些世家豪強鬧起來,短時間解決不了,那可就鬧笑話了。
“哈哈!”
“咱倒是覺得,用不著增兵,我大明休養生息,好不容易恢復了些民力,不宜動用太多軍隊,尤其是北境還要防備殘元。”
“況且,無論是沐英還是風雪那小子,都沒有給咱上書說要增援,既然如此,咱著什麼急?”
“或許,他們軍營中,風雪那小子已經開始佈局破敵了。”
“此時前線大明部隊固然少,但是這麼一群烏合之眾,比之陳友諒又能如何?”
“連陳友諒都只能成為那小子智計功勳的一部分,明氏、段氏、梁王又能多什麼?”
“況且,那段氏和梁王還未必敢真的完全進場,直接跟咱徹底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