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炳連北境守軍,五萬兵馬,固守北境。”
明升大手一揮有些興奮道。
戴壽不同意跟大明一戰,著實讓他心裡一涼,此時戴壽鬆口,明升不由得心下大喜,這蜀地險要且富庶,秦漢得蜀可東出列國,一統天下,他明升自知沒有秦皇漢武之資,不求一統天下,割據一方難道還不行嗎?
只要在他死前,蜀中還在明家手裡,便不算對不起自己老爹不是。
“陛下,我大夏雖兵強馬壯,然那朱元璋兵鋒正盛,那隨軍軍師蕭寒,有淮西小先生之名,曾談笑間破陳友諒大軍。”
“那朱文正、藍玉曾血戰洪都,名聲雖不如徐達、湯和、常遇春,卻也絕非等閒之輩。”
“既然要與明國開戰,還請陛下遣使往大理和梁國,若能合國之力,可保我大夏安穩。”
戴壽再度開口,他很清楚,別看字面上他們人多,但真打起來,絕非大明虎狼之師的對手。
若無外援,那麼,夏國存在與否,全看大明到底有沒有徹底誅滅夏國的決心。
“戴相。”
“昔年我大夏曾與段氏、梁王血戰,積怨頗深,乃是死仇,他們如何會願意幫我們?”
“不過是徒損兒郎性命罷了!”
右丞相萬勝站出來開口,當年跟大理段氏和梁王打的就是他,損失的也是他的嫡系,可以說是積怨頗深,自然是不想讓這兩夥人過來的,至於夏國能不能打過大明,這不是有戴壽那麼一群人擋著呢嗎?
“萬相,此一時彼一時,昔年我們還與朱元璋交好呢,如今他們不一樣來攻打我大夏?”
“那段寶和梁王也不是蠢人,怎會不知唇亡齒寒的道理?”
“我大夏若是敗在朱元璋手裡,朱元璋豈會放過他們?”
戴壽眼睛微微一瞪,對著萬勝道。
雙方同殿為臣多年,戴壽也不想把場面弄得太難看,若非萬勝乃是跟他一樣,從明玉珍時代便是存在的老將,戴壽已經開罵了。
都什麼時候了?
你還在那裡想那些小仇小恨,難道不知道,這大夏一旦與大明開戰,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嗎?覆巢之下,哪有完卵的道理?
“我…”
“既如此,微臣曾與段寶和孛羅帖木兒(梁王)打過交道,既然陛下不曾安排微臣出征,臣請為使臣,親往段氏和梁王處,與雙方定下盟約。”
萬勝表情一僵,臉上先是一陣紅,而後又是一陣白,最後竟是站了出來開口道。
此前開口,乃是下意識行為,聽戴壽一說,萬勝這才有些遲鈍的反應過來,當即有些不好意思地向著明升請命。
“好!”
“萬相能有此心,朕心甚慰,傳旨令萬勝持節前往大理和梁國,只要雙方出兵助我大夏打退朱元璋,我大夏便助他們各自脫離蒙元立國,永結友邦共抗朱明。”
明升大手一揮,下旨道。
兩日後。
長江之上,此時藍玉已經領兵南下,何文輝也已經北上前往漢中,偌大一艘旗艦中,高階大軍高層竟然只剩下了沐英和蕭寒。
“風雪,果然不出伱所料。”
“朱文正與夏國戴壽、吳有仁對峙在了瞿塘峽,敵軍北依羊角山、南依南城砦,引鐵索成橋,攔住了朱文正的去路。”
“另外在蜀地滲透的錦衣衛打探到訊息,偽夏右相萬勝已經持節前往了雲南。”
沐英指著沙盤,對著蕭寒驚歎開口,如今的局勢,不能說和蕭寒此前說的像吧,那簡直是一模一樣。
“呵呵。”
“困獸猶鬥罷了,哪怕是當年的明玉珍面對我大明,也不過是苟全性命,一個明升,連自家朝政都把控不住,自然不會有勇氣獨自面對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