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雙眼微眯,對於蕭寒可以說是信心十足,雖然隊友不是徐達、湯和,但朱文正、藍玉等也不是易與之輩,或許獨當一面還尚缺少歷練,但作為將領已然足矣。
有著沐英、藍玉、朱文正、何文輝這樣潛力極大的年輕將領,再加上蕭寒這個大保底,朱元璋穩的一匹。
“既然如此,一切全憑父皇做主。”
“朝廷還有不少奏摺要處理,兒臣這邊先行退下了。”
朱標雖然眼中依舊滿是擔憂,但對於朱元璋的話,卻是頗為認同,故此緩緩退了出去。
“去吧。”
“接下這段時間,可就要辛苦標兒你了,老家房子修得差不多了,爹跟你娘先回去住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便準備動身了。”
“你最近,不是要用風雪的三本書做科舉改革嗎?”
“既然決定了,就堅定做下去好了,爹還在,若是屆時誰敢聲勢,爹定然親自給你站臺。”
朱元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頗為滿意。
後世對於明清的八股文評價非常低,其實朱元璋研究出八股文這個體系,最初的用心是好的。
大明朝不與士大夫共天下,與天下百姓共天下,而科舉中,當世大儒幾乎都是士大夫之族,大儒,代表的是學識,可不代表道德水平。
雖然,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懷疑是自己門生,不給狀元的情況,但更多的,往往還是偏向於給同出一脈的人更好成績的。
若是寒門乃至平民學子和士大夫的後人一起寫出了驚世文章,那麼不用多想,大機率這個狀元是世家的。
所以,原軌跡中朱元璋為了減少這種情況,才想到了弄一種標準模式,讓那些大儒有著更少的操作空間,以保持科舉的公平,只可惜,到了最後,好心辦了壞事。
如今,蕭寒給了一個新的答案,以朱元璋的眼光,毫無疑問,這種辦法,確實比自己的辦法好用。
既然你世家豪強勢力強大,那咱就給平民百姓開一個新賽道。
什麼?
你說不公平?
咱要的就是不公平,就是要平衡百姓和士大夫,想走農學官?可以啊,你士大夫之家也學著親躬農業,去學農學啊。
漢家十八省,自古以來就這麼大,從來沒變過,覺得不公平,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有沒有試過種地?有沒有好好了解過農學?
於是,在這種心態下,朱元璋直接把八股文的想法掐死在了萌芽之中,咱都用更好的辦法了,那還費那勁幹什麼?
“兒一定努力,頂住所有壓力,將科舉改革進行下去。”
“縱然山崩地裂,也要為天下百姓,開龍門!不負咱朱家與天下百姓共天下的承諾!”
朱標將拳頭放在胸口,慷慨激昂。
“哈哈哈!”
“好!好啊!”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兒子,大明有你,有風雪,爹就算去了,也能瞑目了。”
朱元璋大笑出聲。
“爹!”
“說什麼混賬話呢?”
“咱還想您這條大明祖龍長命百歲,再鎮壓大明國運一甲子呢。”
朱標看著朱元璋嗔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