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問題,”
“不過關中還要防備北境,能抽調出來與我們一起進攻的部隊怕是不會超過五萬人。”
沐英微微搖了搖頭,就算是抽了五萬人,加上這一邊剩下的軍隊也不過十四萬,堪堪與夏國前線軍隊數量持平而已,如果算上夏國國內守備以及地方部隊,甚至還有所不足。
“兩萬漢中守軍足矣,若非不是南方水師去了北方會水土不服,甚至連這兩萬人都用不到。”
蕭寒輕輕搖了搖頭,胸有成竹。
打仗,人數從來都不是勝負的決定因素,不然也就不需要將領和謀士了,直接雙方把陣勢排開,數一數對方的人數就能決定勝負了。
“咦?你都十萬人了?”
“我才九萬人。”
“晦氣!雙方差了一萬人,這仗沒法打了,投了!”
夏都。
“朱元璋,終究還是打過來了嗎?”
夏國皇帝明升有些無力的靠在龍椅上,嘆了口氣道。
明玉珍年僅三十七歲,便早早離開了人世,年少的明升被迫早早接任夏國帝位,面對著中原風雲變換從,根本沒有勇氣摻和。
如今,中原大局已定,出了一個終極大Boss朱元璋要來打自己,明升說心裡不慌,自己都不信。
畢竟,中原中,任何一路諸侯,明升都沒有把握能打過,更何況是把所有諸侯都打趴下的朱元璋。
“陛下,明軍勢大,橫掃南北,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皆是當世虎狼,卻不敵其兵鋒,我大夏與大明驕兵悍將一戰,無異於以卵擊石,以末將看,不若早降,早年朱元璋便曾招陛下去金陵覲見,想來有意化干戈為玉帛,和平統一天下,此時投誠,並不會為難我們。”
夏國中書左丞相戴壽越眾而出,對著明升勸道。
戴壽作為從明玉珍時代便是極受倚重的大將,自然不是賣主求榮之輩,恰恰相反,這些年在明玉珍走後,若無戴壽的存在,明升甚至可能已經被蜀地豪強殺了。
只不過,明升著實算不上什麼明君,根本無力壓制夏國內部驕兵悍將,戴壽覺得這種情況下根本無法全心全意與大明軍隊一戰,若是強行一戰,不過是白白送了夏國將士和百姓的性命罷了。
“戴相此言差矣,蜀地坐擁天險,又是天府之國,丁口百萬沃野千里!昔年劉備可以蜀地三分天下,裂土而王,今我大夏雄兵二十萬,謀士如雲,武將如雨,又有陛下這般聖明天子,憑蜀地天險,還怕他一個朱元璋不成?”
“況且,根據前線傳來的訊息,領兵的並非徐達、湯和不過是幾個毛頭小子罷了,朱元璋他如此託大,他這十萬大軍,我們直接吃下便是。”
平章政事吳有仁站出來反對道。
“陛下,臣贊同吳大人的觀點!”
知樞密院事張文炳也是站出,表示了支援吳有仁。
他們的權力全都來自於夏國,夏國沒了,縱然不被老朱殺死,他們也再也不會有之前的權勢了。
人為財食,鳥為食亡,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放棄已經到手的權力和財富,此時的他們,如同場上輸紅眼的賭徒,無論如何都想最後博上一把。
“戴相,你怎麼看?”
兩人的話,明升已然心動了,畢竟他一個皇帝,要放棄基業給朱元璋當階下囚,無論如何也不是那麼輕易能夠接受的。
哪怕,此時投降,大機率可以保上一命,或許可以在朱元璋的施捨下富貴一生,又怎比得上自己當皇帝,錦衣玉食,揮手間決定百萬人生死來的痛快?
“唉!”
“若我大夏眾志成城,臣願為陛下死戰!”
戴壽輕嘆一聲,對著明升拱手道。
他知道,既然明升這麼問他,便是有心跟大明一戰,以求能夠據險而立,再說下去,可就有投敵買國的嫌疑了。
既然如此,那便一戰好了,為國戰死,縱然舍此一身,也算,不負當年明玉珍的知遇之恩。
“好!”
“傳朕旨意,戴壽、吳有仁、鄒興率兵十萬阻攔明國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