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戴著白色鴨舌帽,穿著黑色羽絨服的男生,對對對,是你。”舞臺上,李傳信按照主持人的指揮,在觀眾席上隨機點著觀眾進行互動,“我想問一下,您對於剛才的電影,有什麼看法?”
意外除了盧正義之外,國內居然還有人能把恐怖片拍好。
為什麼?
很特別的一幕,在原本熱熱鬧鬧的會場出現了。
而這位自媒體博主本來都打算坐下,把麥克風遞回去了。
這護士也開口說著。
他的文字中,不自信佔據了多數。
結果便是再也見不到了。
人的心是偏的,對於自己所欣賞的人推薦的片子,總是會先抱有好感。
張長謀當然很清楚老友的性格。
像類似的情況,不止是電影的首映會,很多演唱會、劇場也都會出現。
“當然了,我說的是普通賽道。”
而沒有認真去觀看電影,又怎麼能有正向的反饋呢?
但現在這些人的表現,在第一步‘認真的閱覽’這裡,似乎就停下了。
而比起於,醫院的肅穆。
舞臺上,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紛紛站在上頭,作為導演的李傳信、主演於文秀,甚至還有投資方派來的宣發代表。
很突兀的,一個晚上就走了。
他已經將近四十歲了,在這一行也混了很久。
但在其他人面前,可就不一樣了,他顯得很圓滑。
盧正義無奈的回道,“我家老頭好面子,不願意被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本來每個觀眾是隻能有一個問題的,但是李傳信在聽到對方的閱片量很足,對於這個型別又有很濃烈的興趣,忍不住又問了一個問題。
“是題材上的不足嗎,還是說,像伱說的那樣,有濾鏡,心裡頭還沒有看片子,印象上就對盧導的片子產生了恐懼。”
兩人也沒有多聊,畢竟現在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任誰看了眼前這一幕,都不免會升出‘這些人根本不是來看電影的,而是來蹭熱搜’這樣的想法,而這對於用心的創作者來說,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
而其中他最熟悉的,當然就是張長謀了。
認真創作出來的內容被人認真的閱覽,並且認可,是每一個創作者的追求。
“阿義,唉。”
他母親跟那些親戚,還是有聯絡。
或許,自己太過於偏頗了。
所以在不是盧正義拍攝的片子的前提下,筆仙的首映現場,少有的出現了恐怖片滿場的情況。
特別是在現如今,自媒體興盛的時代。
現場,同樣有不少人在暗暗的思考著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