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清醒的狀態下被殺的。
“放大鏡。”
“袋子,最好有鑷子。”
在陳益提出自己的要求後,泰叔沒有任何耽擱,馬上吩咐手下的人去找。
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東西,別墅裡有,很快交到了陳益手裡。
“陳警官,有發現嗎?”泰叔在門口迫不及待的詢問。
陳益沒有回應,用鑷子小心翼翼的從死者指甲內夾出了衣物纖維,而後放進了袋子裡。
做完這項工作,他將死者慢慢翻了過來正面朝上,看著阿貴那蒼白無血色的臉沉思。
既然是在清醒狀態下被殺的,背後襲擊的可能性最大,但阿貴為什麼沒有叫出聲呢?
捂住了。
很簡單的邏輯,陳益目光放在死者的嘴巴上,那裡微微張開,隱約呈現一種怪異的笑容。
案發過程,在腦海中還原。
今天凌晨兩點多,兇手離開悄悄二樓來到三樓敲開了阿貴的房門,兩人認識,開門後阿貴讓他進來,此刻阿貴背對兇手。
隨後,兇手關上了房門突然發難,左手捂住阿貴的嘴巴,右手連續三割破開了阿貴的動脈和喉管。
阿貴無法發出任何聲音。
當阿貴的生命終結,兇手鬆開了手,阿貴的屍體倒在了地上,腦袋砸地,這可能就是那聲沉悶的來源。
殺了阿貴後,兇手立即離開原路返回,在經過自己房間的時候露出了腳步聲。
為什麼去三樓的時候沒有腳步,回來的時候有了?
著急。
別墅裡住著幾十號人,兇手行兇後非常擔心被撞上,因此哪怕刻意壓低腳步,緊張狀態依然無法完全保持靜音。
腳步聲不重要,被人撞上才嚴重。
想到這裡,陳益用鑷子撬開阿貴的嘴,在牙齒上發現了淡紅痕跡,還附著一小塊皮。
將這小塊皮夾出來放進證物袋,他站起了身。
很簡單的案子。
如果此案發生在市區由警方接手,且嫌疑人和現在一樣五選一,速度快的話當天就能鎖定兇手。
離開房間之前,陳益路過門口蹲下,拿出手機開啟強光貼著地面仔細觀察了一會,找到了兩個完整的腳印。
一個腳印來自死者,一個腳印來自嫌疑人。
證據太多了,兇手的作案手法非常粗糙,提前沒有做任何反偵察準備,提著刀就來了。
對外行來說找到兇手很難,但對有經驗的警察來說,如此粗糙的案發現場,基本就和兇手當面殺人差不多,沒有任何疑點。
此人就沒想過,島上有一個警察嗎?
泰叔的侄子被殺,他是很有可能求助這位警察的。
反正第二天一早就要走了,為什麼不等自己走了以後再動手?這麼著急?
“泰叔,過來一下。”
來到走廊,陳益把泰叔叫到一邊問了幾個問題,得到重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