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乘坐汽車,只需要花費兩三個小時。
甚至對騎行健將愛丁頓來說,五十英里這個距離都算不了什麼。
陳慕武送給他的那輛改裝腳踏車,讓愛丁頓如虎添翼。
讓他在一天之內,就能騎著腳踏車從劍橋去倫敦打個來回。
從最原始資訊傳播方式——口口相傳當中,陳慕武大概瞭解到了英國各方面在此次罷工中表現出來的具體態度。
英國國王喬治五世,站出來呼籲工人們趕快結束罷工,回到勞動崗位上去。
首相鮑德溫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和平而快速地解決這次罷工。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保守黨內,有溫和派自然也有強硬派。
強硬派的代表人物,是還不知道自己也是罷工原因中一環的財政大臣丘吉爾。
他覺得首相鮑德溫理性得有點過頭了,不如直接派出士兵。
而作為最大的在野黨,工黨同樣不是鐵板一塊。
名字中就帶有“工”字的工黨內部,自然有一部分人支援工人們去維護自身利益。
但是還有人數更大的另一部分人,害怕這次罷工,可能會讓他們和那些聲援罷工的蘇連共嗯主義者聯絡到一起,從而損害該黨的聲譽。
畢竟之前麥克唐納內閣倒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封季諾維也夫書信,讓英國人認為工黨是共嗯國際的英國代理人。
他們現在是矯枉過正地不想和蘇連人之間扯上一絲一毫的聯絡,更害怕這次罷工的工人當中,真的出現幾個真正的革*者,讓英國走上沙俄的老路。
到時候白金漢宮上紅旗飄,喬治五世一家被處決,上議院和下議院被解散。
沒了議會,哪裡還有什麼執政黨和在野黨?工黨不也就跟著沒有未來了嗎?
所以工黨中的大部分人,反而對這次罷工還持有很深的牴觸情緒。
學術之城劍橋郡,再次被捲入到了這件事情當中。
劍橋大學作為英國最頂級的大學,除了能培養出無數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同樣也為英國培養著一代一代地政治家。
那些和英國政府立場一致,希望罷工儘快結束的保守派學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靜觀其變。
而那些受到紅色蘇連影響和鼓舞,站在工人一側的學生們,則是用各種方式聲援著工人們。
對政治話題十分不感冒的盧瑟福,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下了死命令,大家都應該一門心思撲在實驗上,誰也不能在實驗室裡談論這件事情,更不能對這件事情發表看法。
他雖然沒點名,但人們都知道,這位主任針對的是那些經常在實驗室談論共嗯主義的幾個人,包括他的愛徒卡皮察。
在盧瑟福的眼裡,陳慕武這個一心撲在粒子加速器上的另一個愛徒,比起不讓他省心的那些學生來,就可愛的多了。
但他不知道,陳慕武同樣是劍橋大學裡最激進的一個秘密組織,劍橋使徒社的成員之一。
在使徒社的每週例行聚會上,大家對這次罷工的討論很熱烈。
陳慕武瞭解到的各種有關罷工的訊息,絕大部分都是從聚會中聽來的。
這些使徒們不但商量著向工會捐錢,支援煤礦工人們繼續和資本家們鬥爭下去,還打算用真名或者筆名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對這次罷工進行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