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勝男已經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Y系列材料上,她現在既負責之前許秋開發的Y1Y4材料,又負責自己合成的Y5Y7材料的各種表徵工作。
她在組會上彙報了一下最新的進展情況。
需要到課題組外進行的大部分表徵資料,除了光源等比較難測的以外,都已經拿到了手。
而在課題組內部就能進行的表徵測試,也都補充的差不多了,包括光吸收、能級測試、光電效能測試等等。
當然,這些資料都只是初步測試的結果,在實際撰寫文章的時候,可能還需要重新測試。
目前,效能最佳的體系還是許秋的J4:Y3體系,被鄔勝男做到了14.60%,而她自己設計合成的三種體系,效率仍然普遍停留在13%14%。
文章的話,鄔勝男暫時還沒有開始寫,因為要同時負責七個體系的表徵測試,時間上還是比較緊張的。
其實,現在大部分的資料都已經有了,故事也不難講,完全是可以直接開始寫文章了,偶爾缺一個表徵的影響也不大,先把文章寫好了,之後再把表徵補上就是了。
就是不知道博後學姐是打算拼一把,過年的時候爆肝,還是打算收假過後再寫了。
或許,現在拼一把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之所以說努力不一定就能成功,是因為不同時期的努力,獲得的回報率是不同的。
換言之,在大多數的時候,努力對於個人來說的收益率非常低。
而在現階段,鄔勝男在許秋手下努力幹活,就屬於高效的努力,乾的越多,科研成果方面的收穫也就越多。
雖然肯定比不上那種大佬課題組,“坐牢四五年”穩定一篇CNS,但猛幹兩年,換六七篇SCI一區,單從科研成果上,也能超過90%以上的副教授了。
最後,莫文琳沒有彙報,這段時間她主要都是在幫許秋進行《科學》文章相關的實驗。
幾位本科生都已經提前回家了,沒有參加組會。
畢竟,今天都臘月十九了,過幾天臘月二十三就是北方的小年,再到臘月二十四,就是南方的小年。
在一些家庭的觀念裡,到了小年,就已經算是正式過年了,需要一家人團聚了。
範文堂堅持到現在還沒有回家,魏興思便也讓他準備了一下,彙報近期的結果。
說起來,範文堂過來的這段時間,基本上一直是處於散養狀態,沒有很多的和魏興思直接交流過,都是許秋或者韓嘉瑩帶他。
因此,他也比較虛,現在有了一個在導師面前展示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範文堂總結並彙報了這段時間他看的有機光伏相關的文獻,主要是課題組裡的,因為文章作者們都在下面坐著,他稍微有一些緊張。
許秋聽下來,感覺範文堂對有機光伏領域,ITIC型別非富勒烯體系的理解,在大方向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雖然偶爾有一些小的偏差,但也只是小的瑕疵。
對於一個準博士生來說,他表現的還是非常過關的。
魏興思對範文堂也還是比較滿意的,就是在最後點評了一句:“範文堂,你這彙報時間以後可以適當縮短一些,一個人講的時間比其他人加起來都要多了。”
“好的,我以後一定注意。”範文堂有些尷尬的點點頭,主要是他不太清楚魏興思課題組的規矩。
他原先課題組的組會被安排在了週六的上午,然後是一個月開一次,一次開一天,這個月做了什麼,需要像寫日記一樣,說的清清楚楚。
每個人可能都要彙報半小時,合起來就是從早開到晚,因此他就是參照之前課題組的標準,準備了一下PPT。
組會結束後,魏興思給每人發了個紅包,大概算是年終獎?
每個人的紅包厚度都不盡相同,許秋手裡的那個紅包,看起來是最厚實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