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亦為之動容,奉詔曰:
“臣操,誠惶誠恐,頓首再拜。
陛下蒙塵,遭此大難,臣之罪也。
今蒙聖詔,保駕勤王,重振漢室,匡扶社稷。
雖肝腦塗地,義不容辭,當庶竭駑鈍,不負所托!”
將天使送往休憩,曹操不由朗聲而笑,謂之群臣。
“今非哭泣之時,如此良機,千古難覓,乃天要助我成就大事也!”
群臣不解,荀彧為之解惑。
“今天子車駕旋軫,義士存報國之志,百姓離亂而思漢。
誠此之時,奉天子以從民望,掌天下之柄,執牛耳!”
曹操遂遣曹洪先領一軍往之,與天子群臣聯絡自己將於洛陽奉迎之事。
......
另一邊,劉備亦于徐州迎天使,領天子詔。
詔書云云,與操相類,本為天子逃亡途中,應群臣之請,廣而發之,連黃巾賊寇都是大漢忠良,國之柱石,何況劉備乎?
然劉玄德公忠體國,常以漢室宗親自居,今聞噩耗,怎不痛哭流涕,與天使同悲?
關、張二人及簡雍、糜竺好不容易將之勸下,劉備掙脫眾人,以劍斫几案。
“大丈夫生不能匡扶天下以保社稷,死不能面先帝而垂青史,非英雄也!
備誓戮此國賊,往救天子,諸君勿疑。”
糜竺趕忙相勸,“使君振長策於宇內,伸大義於天下,匡扶漢室,以報國家,我等雖小人,亦願從之,何疑之有?
然徐州四戰之地,北面袁紹,西逢曹操,南臨袁術,舉目四望,諸侯環伺,使君縱有吞吐天地之志,兵出徐州,將何為之?
非不救也,實不能耳!”
“此言雖有理,可天子蒙難,備安忍坐視?”
劉備環視群臣,“諸君,可有良策教我?”
眾皆無言。
劉備:“......”
此時,又一使節通傳,淮南書信,今方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