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人為干擾自由貿易,破壞市場經濟行為?”李易給出個定義。
“然!”姚崇頷首,你說什麼就是什麼。
“咱們又不好開戰,友好鄰邦,我對此表示遺憾,只能與渤海貿易。
咱們的火槍數量多,機動能力最重要,盔甲用不上。
渤海當地的野獸多,他們狩獵危險,賣給他們,包括咱們的制式箭支。”
李易悲天憫人地說道,即便新羅那般做,自己都不攻打。
“易弟果然有氣度,渤海需要捕魚,中等的船賣他們一批,用奴隸什麼的換。”
李隆基跟著關心友邦,捕魚而已,中等的船隻夠用,一船能裝不少帶武器和盔甲捕魚的人。
快要睡著的盧懷慎搓搓臉:“如此,想是新羅不會破壞自由貿易,他們同樣需要打獵和捕魚。”
“我查房去了,你們安排誰過去,我莊子可以出幾個人。”
李易有事情做,他得去病房看看。
具體的人手安排,他不負責,反正誰過去感覺很苦,不如在大唐舒服。
相應的待遇會提高,發獎金、發福利。
等回來之後再給升爵、勳。
李隆基一眾人也回各自的地方,晚上不商議具體人選,不急這幾個時辰。
……
“吃玉米,大家選,看誰選到的好。”
正月初十,李易提前告訴畢構他們早飯少吃,有煮玉米。
人手安排完,並且已經出發,羽林飛騎、十六衛、募兵、河南府府兵、西南兵各派五百人。
官員一百,莊戶十人。
一道調令送出去,鐵勒九姓那裡出一千人。
加上大量的物資,用火車運到海州,從海州上船,到浿水的時候看情況。
水深夠,冰封不厚,撞上去。
冰封厚,或水流小,在岸邊改走陸路。
此次行動屬於戰略性的,大家希望隊伍早早抵達。
不一定非要在北岸,南岸新羅難道還派兵駐守?
冬季的那裡百姓難熬,過去先送食物,不結冰就撒網捕魚,結冰穿竿子在下面兜網捕魚。
鹽不能少,百姓趕路的範圍有所限制,海邊的海水可以煮鹽,百姓不可能走百十多里去煮個鹽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