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說完,站在螢幕旁邊等,擺弄著手上的教學棒。
他只負責出主意,他今年的重心不在東北。
有了突發事件,或許可以利用一番。
當地鴨綠江和浿水的地方,說是大唐的,大唐沒有兵和行政人員管。
無人管不代表沒有人生活,有人在那裡種地什麼的不用繳稅。
想來挺亂,有人搶劫,找不到官府。
這回派人過去,跟其他的地方連成一條線。
浿水即大同江,夏天能夠行船,海船直接進去。
船運輸物資方便,不用走陸路。
鴨綠江那裡一樣走船,當地百姓在買賣中吃香。
畢構抿口茶:“用錢硬砸?百姓都跑過來了,每年搭進去多少錢?”
“要問賺多少錢,他們自己勞動出產東西。
浿水兩岸適合耕種,不缺魚吃,他們捕撈工具不好,船隻少,造一艘船很費勁。
只要他們勤勞,不但他們自己賺錢多,咱們從中亦能拿到大量收益。”
李易的教學棒在螢幕上點點,出現了各種魚類的圖。
他知道當地的資源有多麼豐富,旅遊的時候去過。
但不在那邊做買賣,當地政府說給你沒收就給你沒收,
乘打松子的熱氣球不小心飄過去,都得拿很多的大米去換,不然不放人。
那還是鴨綠江呢,繼續往那邊,山多林密,種的地產量不高,總捱餓。
想想看,那時都餓呢,何況在大唐。
大唐百姓偏遠的地方,吃個飽飯都難。
派人過去帶他們種地、養殖、捕撈、手工業製造。
他們心中有國嗎?原來都是高句麗的,西邊海岸則是百濟。
戰爭結束剛四十年,許多人還沒忘了曾經的事情。
包括生活習慣,大家還有著各自的延續,並不曾融和。
誰能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誰就是他們的皇帝。
姚崇打個哈欠,看一眼旁邊不時抬下頭要睡覺的盧懷慎。
問:“新羅發現情況不妙,派軍隊攔截百姓過去,如何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