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顯世之後,半面佛便有了現在的混號,穿一襲僧袍樂善佈施,四處尋覓‘有緣人’傳道,聽懂了就算給對方開悟,聽不懂就給對方‘開腦洞’,甚至有個‘開顱禪師’的罵名,喜怒無常完全是個瘋子。
而且半面佛所修武學相當特殊,皮糙肉厚出了名的抗打,方才他那一記側踹,尋常人絕對斷幾根肋骨,半面佛此時卻和沒事人一樣,只是拍了拍身上的袈裟便恢復如初。
許不令轉瞬間分析完局勢,和厲寒生互換了個眼神,便提劍飛身而上,再次逼向左清秋。
厲寒生知道半面佛抗打,殺力稍遜一籌,此時最好的法子就是不管半面佛,先聯手擊殺左清秋。
厲寒生餘光掃了一眼,祝六和陳沖已經到了半里開外的建築群中,追殺東躲西藏的燕回林,他吹了聲口哨,從房舍上方躍下,逼向左清秋背後。
半里開外,祝六持劍在房舍間遊移,與陳沖一起追殺燕回林。
但燕回林毫髮無損,一個宗師且戰且退光想著跑,燕回林走輕靈飄逸路線,速度甚至比持鐵槍的陳沖還快些,想要堵死談何容易。
祝六持劍追殺,在逐漸把燕回林逼向死角的時候,忽然聽到遠方的口哨聲。
祝六餘光掃了一眼,此時才驚覺距離許不令太遠了,知道中了調虎離山之計,當即放棄對燕回林的追殺,折身往許不令的方向全力飛馳。
只是半里的距離,說起來不遠,宗師級的高手跑過去用不了多久,但對方也都是宗師級的高手,跑半里地的時間,足夠雙方互換數百招死十幾回了。
祝六剛剛躍上圍牆,遠處的厲寒生也從房舍上方躍下。
而便在此時,一聲空靈劍鳴,幾乎響徹了整個小鎮!
咻——
民宅內外。
許不令持劍逼向左清秋,尚未近身。
厲寒生跳下屋頂,正欲前後夾擊,只是剛剛躍出屋簷,下方的灌木便驟然炸裂。
三尺寒鋒伴隨空靈劍鳴而出,直刺從上方踏過的厲寒生。
這一劍太快,雖沒有‘撼山’那般無堅不摧的暴躁,但靈巧到了極致,空靈劍鳴猶如水滴落入寒潭,空靈幽寂,雪亮劍刃可見淡淡波紋,就好似在如鏡寒潭中,掀起陣陣漣漪。
此劍與燕回林的劍異曲同工,但論劍術的造詣,超出燕回林太多,就好似許不令和祝六同時用‘撼山’的差距,一眼便能瞧出燕回林的劍術,是從這一劍上領悟而來。
泣水劍?
棺木剛剛炸開,劍鋒探出,尚未露出人影,許不令眼中便露出異色。
北齊歷代國師都是當代人傑,軍政治國的才能上可能有庸手,但論起武藝,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就和左清秋雄踞漠北一樣,北齊上任國師左啟明,同樣是漠北最強武人,在老劍聖祝稠山那個年代,威懾力不弱於現在的左清秋半分。
北齊國師是北齊國相帝師,朝堂上的一把手,極少親自出面打打殺殺,左啟明出手記錄很少,但僅有的幾次戰績中,最出名的就是其劍術,據記載便是:
‘劍鋒凌波,如淚入寒潭’。
‘泣水劍’的名號由此而來。
許不令雖然沒親眼見識過泣水劍,但光靠著此劍的風采,便確認劍客的身份。左啟明銷聲匿跡已經二十來年,早已經是傳說中的人物,沒想到竟然還活著!
厲寒生同樣認出了下方劍客的來頭,但作為被偷襲的目標,顯然沒法想那麼多。
棺木炸開,寒鋒利刃已經到了腳下,碎木橫飛間,身著羊皮襖的老人,雙目猶如鎖死獵物的鷹隼,以必殺之勢,不留半分餘地。
厲寒生自從髮妻死後,永遠保持著陰鬱的面容,哪怕是在菩提島,也未曾有過太大情緒波動,但此時此刻,陰鬱的雙眸中,終於顯出了怒不可遏:
“幹你孃……”
頃刻之間,被兩個不講武德的宗師偷襲兩次,次次殺招,即便是泥菩薩都會冒火,更何況是厲寒生。
但宗師級的高手會在搏殺時罵娘,也代表著確實沒辦法了。
精準迅捷的劍刃,抓住了稍縱即逝的契機,在最不可能的時候,把劍送到了厲寒生近前。
不過好在,從下方偷襲,距離頭顱、脖頸、心臟等死穴比較遠。
厲寒生來不及收回長槊,硬咬牙擰轉身體,以腹部接住了這一劍,同時腿如霹靂,踢向了在北海枯坐二十年的牧羊人。
嚓——
血光飛濺。
左啟明眼神古井無波,就好似江邊垂釣的老叟,動作輕描淡寫,劍鋒一觸即收,便又落回了地面,只在空中留下一線血珠。
厲寒生以長槊點在地面,把身體推向了民宅右側,落地強行站穩,腰腹卻血流如注,被這一劍刺了個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