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些老君到現在還沒有消化,依然留存念頭和神魂中的東西。
“證道之後,更進一步,將道與器,進一步熔鍊,自‘壹’中生出‘貳’,從無名至於有名……”
“便是吾昔年,紫霄宮講道時的境界!”
“吾今將合道,從此三界再無鴻鈞,只餘天道聖人……”
“便是復歸於無物!”
“而其上不繳,其下不昧?”
“便是貧道試圖超脫,卻未能功成時的狀態!”
“爾等,都仔細看看吧!”
道祖的大道之軀,開始顯化。
混混沌沌,朦朦朧朧,似在非在,若有若無。
卻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只是,無法形容,無法描述。
直到證道之後,老君聖人才明白,那就是道。
大道!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大道!
是穀神不死,是天地根!
於是,綿綿不存,用之不勤。
道祖當年,便是處於一個這樣的狀態。
他是道祖,也是大道。
大道是道,道祖是器。
道與器相融,有與無共存。
於是,就達到了‘其上不繳,其下不昧’的境界。
與大道同在,與萬物共生。
卻又不在三界之中,凌於陰陽之上。
已經跳脫出了天地的樊籬,遠離了因果的束縛。
但……
道祖沒有超脫成功!
準確的說,他只成功了一半。
所以,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合天道。
回憶著那過去種種,再看現在眼前的通天。
老君聖人道心念頭搖動著。
他感覺,自己昔年篆刻在神魂與念頭裡的那些未被消化的‘微言大義’,有了絲絲鬆動的痕跡。
“慈悲!慈悲!”老君忍不住稽首而贊。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僅僅只是目睹通天如今的道體,貧道,便獲益無窮!”
“若能聽完通天講道,貧道恐怕便可消化大半昔年恩師所講微言大義!”
“那時,貧道便可真正提筆,寫就我人教道統的真經道德!”
“以為人教總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