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瓶帶的路。
鄭又乾覺得這個師姐的學問,很駁雜,這都知道。
於是陳平安,李寶瓶,李槐,鄭又乾,都坐在了那棵古柏枝頭上,就只是閒聊。
作為小師叔的陳平安,想到了什麼,就隨便聊什麼。
他說我沒有想過要成為現在這樣的一個人。
沒辦法先想過,也不是特別想這樣,如果可以的話,願意拿很多珍貴的東西,去換一兩個最珍貴的。但是看到你們,就會覺得很值得,沒什麼好抱怨的,已經很好了。
攤開手掌,陳平安開著玩笑,說手中有陽光,月光,秋風,春風。
還說人情世故事上練,破我心中猶豫賊。
……
這天黃昏,除了老秀才,學生和再傳弟子們,都各自收拾好了行李包裹,準備離開文廟,各自遠遊。
左右問道:“先生,學生能做什麼?”
“問這個做什麼,不需要。”
老秀才笑道:“不過可以問一問自己,當師兄的,能做什麼。”
左右沉默片刻,“小師弟總能照顧好自己,我很放心。”
陳平安有些受寵若驚,憋了半天,只能說道:“師兄過獎了。”
左右說道:“收下。”
陳平安說道:“好的。”
有聚就有散。
人生好像處處是渡口折柳離別處。
左右會重返劍氣長城。
劉十六說自己會帶著鄭又乾,先去趟西方佛國,已經幫這個開山大弟子找好了修行地,再單獨去那青冥天下,找好友白也。
茅小冬會留在禮記學宮,為儒生傳道授業解惑。
陳平安需要立即返回夜航船。
李寶瓶和李槐會一起返回大隋京城的山崖書院。
每一位嫡傳弟子和再傳,都各有各的最好,在老人眼中,都是最好的。
所以老秀才最後的一句臨別贈言,只是笑道:“都好好的,平平安安。”
等到所有人都離去。
老秀才獨自坐在涼亭內,只是這一次,老人沒有太多的離別傷感,反而期待下一場重逢。
只是想起了關門弟子之前坐在高枝上,喝著酒,與小寶瓶他們隨口胡謅的一首小詩。
極美。
“一棵山中幽蘭。
它從不曾見過世人,世人也不曾見過它。
便不開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