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界,曾經的竹屋小院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圍牆樓院,土泥為牆木為梁,青藤爬滿了一側屋牆。
大院中有一處池塘,水分碧清,荷葉飄搖,還有魚兒遊蕩在水中。
池旁,一身天水碧衣的李元盤膝而坐,引導著萬木界中濃郁的靈力絲絲縷縷的流入體內,經由神通轉化為真元落入丹田。
四方小小的天幕上,飄起細雨,透亮雨珠在荷葉上打滾兒亂跳,一抹荷紅從綠葉中露出,逐漸放大綻成一朵朵荷。
魚兒不時跳出水面,甚至能躍水面一尺高處,濺起浪輕散。
閉目入微的李元緩緩睜開雙目,落雨忽止,他抬起手接住一滴細雨,漫天的雨珠紛紛被定在了半空中,猶如一顆顆泛著亮色的水晶小珠,煞是好看。
他輕笑著手一翻,掌心的那滴水雨珠滾落而下,懸浮在半空中的雨也紛紛隨之繼續下墜。
看著面前池塘雨景,李元自語道:“三轉神通合魂,我元神本就強於尋常修士,合魂之後倒是因此有了幾分不小的長進。”
他一連潛心修煉十數年,終於達到了三轉境界,神通合於元神魂魄,即便肉身不存,只要把一絲神通寄託在一點天水之中,他就能蘊養神魂奪舍再生。
所以說如今的李元,七轉之下沒人能徹底殺死他。
但能打得過他的人,還會有許多。
畢竟心術神通各有專長,他的沁春雨長處就在神魂上面,自然多有玄妙。
可鬥法上面,若來幾個同境界的真修,還是會落敗。
不過隨著神通漸高,他也不去修習其他術法,只專煉神通,倒是能彌補自己不通法術的缺點,如今一對一他也不是任人拿捏的弱角色了。
“不到兩百歲的三轉真修,雖然比不了那些天縱之才,命數加身之輩,可也算是常人難及的速度了。”
李元獨坐池旁,稍稍分神的思索著,塘中一條大蓮魚擺尾躍起,不偏不倚的落在了他懷裡。
他眉頭一皺,把這魚又扔進了池水裡,拍拍衣服,嘆道:“我不吃魚。”
然後起身回到院裡,院子中有一顆垂柳樹,樹下站著兩具傀儡,一個捧著文房四寶,一個在侯青茶。
這傀儡都是李元閒暇時的練手之作,他自神通愈發長進後便以神通點印這些傀儡靈性,讓他們雖無靈智可有本能,做些簡單的不經思考的事情,猶如設定好的程式一般。
他習慣性的往柳葉下一躺,那童子模樣的傀儡便奉上了香茶。
李元伸手接過,一邊飲啜著青茶,一邊思索著下一步修行。
三轉境界由於萬木界神魂滋養讓自己元神強大倒是修行比前兩轉快上三分,大概需要二十年便能圓滿。
三轉之後便是四轉這個大門坎,需要引天地物象增持神通。
前三轉只是神通技法、本體真元的多少,而邁入第四轉就是壯大神通的階段了。
而這第四轉就是引動天地物象第一次交感宇宙中的位格。
第五轉便是引在地物象,第六轉引在天物象。
如壬水在天為秋露,在地為大海汪洋。
說起諸水道統,李元心中始終存有疑惑。
他開啟自己整匯的一本本厚重書頁,關於天下水德一向眾說紛紜,難有歸整。
古時道統中水德有五,壬、癸、亥、子、坎。
但如今只有四種,分為壬、癸、真、元四水。
顯然真水和元水和近古以來證道顯世的神通,使得其位列天下水德四屬。
壬水乃含水之陽,癸水乃性陰,真水乃從合善變,元水乃蘊生靈始。
消失不見的坎、亥、子三位水德倒像是融合進了真、元兩德中,可祁靈門的先祖記敘中曾有過那麼一言,因涉及水德,他特意留心過。
這原話是壬水強而諸水伏,自此流水易走,天火長臨。
雖然這話來自於一篇殘古文中,可李元卻覺得頗有道理。壬水在地為汪洋大湖,其他諸水變化只怕都要看觀壬水。
倒是水火二德間似乎又有什麼牽連,這些水德火德只怕都要關係到高高在上的真君仙人!
這些看似與他無關,可實際上若真想奢求那冥冥之中的位格,那就不得不有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