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來說,第四轉要突破時的取象便十分關鍵了。
壬水強而癸水藏,這兩道之物象皆不可取。
但絕大多數的水德又與這兩道脫不開關係,所以必然要慎重。
既然神通為雨,那就自然取象合雨更好。那些古道統多有前人遺留,自然知道哪路該行,如何行之。
可元水道上迷霧重重,只能他自己去探尋了。
李元遍尋古籍,也不能確認到底哪些物象合適。
索性他便一樣一樣的去試,一樣一樣的揣摩。
此外除去道統上面的事情要考慮,還有他外出突破時可能遇到的劫數,也需要去提早準備著了。
寶籙一定要多做出一些,這是他目前最有效的攻防手段,畢竟他尚未煉得靈器。
曾經得自宗門的兩件靈器也都歸還給了陣靈,其他的下品、中品靈器都不大合手,還不如用神通施展。
上品靈器太過難得,而與道統相對應的上品靈器就更是難尋了,也就只有上位真修耗費多年心血才能培育出來一件合乎道統的上品靈器。
至於極品靈器,那便是金丹手段了。像他使用過的青命昭雲燈,還有那銅山王家不知從何處得來的赤皇箭,一旦不惜折損壽元或是精血,便能施展出驚天動地的威能。
李元覺得自己也應抽空煉出一件本命靈器了,只是如今手中缺少水德靈物,哪怕有些靈木可用,但總不能只用靈木來煉,否則那就不是水德靈器了。
他思來想去,倒是記得一件自己有些遺忘的東西了。
李元來到別院裡,靈身傀儡仍在煉製青幽葫蘆。
他拿起這葫蘆,入手微沉,顯然裡面裝載了不少一元重水。
這葫蘆品質不明,乃是天地生養的靈物,不曾煉化過,又是乙木靈材沾染了坎水靈性孕育而出的寶物,用來煉製靈器倒也算不錯。
如此一來,自己可有得忙碌了。繪製寶籙、煉製靈器、推進修為、推演物象,都是極耗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
祁靈山門,一處洞府中。厲淵正拿著一排玉簡,擺放在桌上,看著身前一臉茫然的小童,道:“為師給你尋來的這五種功法,可有覺得哪一部最適合?”
身前的小童正是當年出世的那天品靈根嬰兒,如今八年過去他也認字識書,辨靜通脈,可以修習功法了。
厲淵盯著自己的弟子,心中不由感慨,他重修一世的人,八歲時也勉強能達到這種地步。
修行引氣可不是給一個凡人一部功法,讓他自己念念心法,打打坐便能成功煉氣的。
在這之前還要許多的努力與智慧,才能在十二歲前踏入修行之途。
通常被收入山上的都是六歲到十歲的孩童,他們會被教導首先認字讀書,培養心性,再然後是學醫一般認通周身上百個穴位經脈,這一步能難倒許多入山的童子,大多會時常考核失敗重學兩三年。
而這之後,則是會有弟子教導他們靜心吐納,引氣五感等涉及皮毛的修仙吐納之法,並向他們講述修仙界的各種常識,以及挑選功法。
而經過這數年的培養,這些弟子至少也都十二歲了,身體經脈穴竅也都已經牢固,可以開始修行引氣,也不用擔心提早修行沖毀了經脈之類的事情發生。
可眼前自己的弟子,只六歲入山,一年半就學會了所有內容,甚至還能不經功法修煉便能引動火靈力施展小法了!
這等天資,一旦修行,那就是真正的一日千里,只怕用不了多久自己這個師傅反而還要被超過了。
想到這裡,厲淵看了看自己才一轉的修為,以及丹田中黑氣森森的千魂幡,自己也要加快修行速度了。
思緒轉到眼前,王千雷的小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開口用稚嫩的聲音道:“師傅,我感覺這些功法都不太好。”
厲淵聞言眉梢皺了皺,“門中最好的幾種火德功法都不合你心意?
可山中火德不興,確實難尋其他火德功法。想來大長老也絕不會外傳家族功法於外人的,更何況是你。”
“為什麼更何況是我?”王千雷不解道。
“呃,大長老不喜為師這鬼氣森森的樣子,自然就連帶著看不順眼你了。”厲淵扶著眉頭,有個太聰明天資太高的徒弟也不是件好事。
“那為什麼師傅你的功法鬼氣森森,還要收下我學這些火德功法?”王千雷追問道。
“凡事皆講一個緣分。當年你師祖也是個溫潤謙遜之人,不也是反倒收下了我這個囂張跋扈的弟子。”厲淵眼睛一轉,拿出了一本破舊的古書,“原本不打算把這古本給你的,只是你既然看不上那些尋常功法,便看一看這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