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你們……夠了!”孟菲菲賭氣似的拔腿就走。
“說說嘛,你小姨這是有多嫌棄你這個未來的鬥戰勝佛?”傅曉雪難得在口舌上勝過孟菲菲,她嘻嘻哈哈追問。
梅子在她們身後,看著歡快的三人,想到自己的姐妹,無聲地笑了,眼見著她們走上了斑馬線,梅子趕忙跟上去,她雖然穿越到這裡好多次,漸漸習慣了這裡和大順朝的差別,比如男女服飾、工作、地位、觀念,以及時間的劃分等等,但她對街上疾馳而過的四輪鐵傢伙有天生的恐懼,明知有燈控制著,還是有想趕快跑過去的衝動。
三人穿街走巷,已經離開了最熱鬧的商業街市,周圍各家樓盤林立,顯然走到了一處居民聚集地。
街道兩邊的店鋪都是各家售樓處的門面房,矮小擁擠,大多做的是吃食的生意,從蘭州拉麵到武漢熱乾麵,從沙縣小吃到真功夫快餐,幾乎囊括了由南至北,從東到西的各路美食。
這條街上賣滷味的尤其多,大的有綠柳居的清真菜,小的只有一個小門面賣周黑鴨,其他諸如滷牛肉、白斬雞、六合豬頭肉、燒鵝等等不勝列舉。
“這會兒早過了午飯點,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排隊?”杜梅抬手一指,好奇地問。
只見前面一個隊伍從一家店門口開始,歪歪扭扭排出老遠,今兒是週日,排隊的不僅有附近相熟聊天的大爺大媽,還有推著嬰兒車帶娃的寶媽,甚至有幾個衣著光鮮,妝容精緻的職業男女夾在其間,一邊排隊,一邊埋頭看手機。
“我說的杜家烤鴨就是這家了!這一點人哪裡算多,你們知道端午節,南京人時興吃烤鴨,那一天,他家的烤鴨要賣出幾千只,從早上天麻麻亮開始,一直到晚上六七點,排隊的人就沒斷過,那一天,光剁鴨子都能把手剁麻了,現在有了微信支付寶,收錢找零的事少了些,我聽說,以前他們為這一天,要特意到銀行換幾千塊零錢,晚上數錢更是數到手抽筋!”孟菲菲一本正經地說。
“那他家的口味一定非常好了!”杜梅聽了,有些期待地說。
“那是肯定的呀,還有人為了吃他家的鴨子,特意倒轉幾趟車趕來的呢。”孟菲菲邊走邊說。
“小梅,大軍在嗎?”孟菲菲一邊與排隊的人打招呼,一邊側身擠到視窗問道。
“在的,在的。”被喚做小梅的女孩子正在剁鴨子,她連聲說道。
櫃檯裡清一色的四名女將,從二十多歲到四十多歲不等,一看年齡相貌,便知是一大家的人,她們按食客要求挑選滷菜、剁塊分裝、稱重報賬、收錢找零,這些活長年累月地重複,練就了她們應答乾脆,配合默契,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裡面一位收錢的中年大媽剛巧有空,她笑著來開門,將三人讓了進來,也不說話,只拿手往裡一指,重新關上門,進去繼續幹活。
孟菲菲似乎熟門熟路,帶著杜梅和傅曉雪穿過一截小巷,走進了後院。
後院較之前面的門面大出很多,五六個壯實的男人分散著,各自忙活,同前面的女人們一樣,男人的年齡也是二十多歲到四五十歲之間。
“菲姨,你來啦。”一個濃眉大眼的小夥子看見領頭走來的孟菲菲,笑著迎上去。
“你才是非遺,你全家都是非遺!”孟菲菲沒好氣地笑罵。
“呵呵,你是姨嘛。”小夥子憨厚地笑。
“大軍,你爸和我小姨父隔了八輩子,沾著那麼一點曲裡拐彎的甥舅關係,我和你可啥關係也沒有,以後只許叫姐!”孟菲菲拔高了聲音,露出兇狠的樣子。
她明明是風華正茂的年紀,突然被一個差不多大的同齡人叫大了一個輩分,這是種怎樣糟心的體驗,簡直是要暴打才解氣!
“好好好,菲姐,你今兒咋來了?”大軍撓撓頭,靦腆地叫了一聲。
“我這姐妹要做一檔南京本土鴨滷味美食節目,我們剛去過全聚德,我又把她帶到你這兒來看看,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姐以為,你家的烤鴨,應該被更多人品嚐,這才是南京最正宗的味道!”孟菲菲說到激動處,揮舞著手臂。
“南京最正宗,這名頭我可不敢當啊,自我爺爺那輩起,幾十年都是街坊領居抬舉,後來認了親,舅奶奶幫了不少忙,今兒菲……姐的姐妹也來做節目宣傳,我這裡以後肯定能更好。”杜大軍是個實誠人,做事實誠,說話也一樣。
“瞧你們正忙著,我們也沒打招呼就直接上門來,實在是抱歉打擾了。”杜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這沒什麼,我們每天都這樣,幾位姐姐想看啥只管看,問我也成。”杜大軍聽杜梅這樣說,趕忙搖搖手。
“姐幾個都是門外漢,你就給我們介紹一下吧。”孟菲菲直言了當地說。
杜大軍將手裡的活交給其他人,洗了手,陪著她們說話:“既然你們去過全聚德,前期燙皮、上色,風乾、灌湯大概都見過了,我這裡也是一樣的,烤鴨總的來說,因著烤制的方法不同,可細分成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全聚德的是掛爐明火烤,我這兒是炭火餘溫烤。”
“炭火餘溫烤?”杜梅偏頭問,這也正是梅子想要知道的問題。
“就是鴨胚不見明火,全靠炭火餘溫燜,為保持溫度,鴨胚一次放入,半個小時後取出,中間不能開爐門。這樣吧,百聞不如一見,我帶你們去看一下就知道了。”杜大軍抬腳走進一間門窗洞開的屋子,杜梅她們也跟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