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著這樣子挺精細,只怕鐵匠一時半會兒做不出來。”董昌將紙片重新摺好,放到袖子裡。
“不著急的,只要做得好,什麼時候給我都行。”杜梅笑著擺擺手,這不過是她的奇思妙想,暫不做正經打算。
“東家,魚片涮鍋今兒賣得太好了,可明兒魚就不夠了呀。”胖管事有些著急地說。
“我瞧著,這天氣再有一兩日,路上的雪就該化盡了,到時宰坊肯定要進貨,我們最難的,不過是苦挨二三日,這樣吧,我們明兒再推一道新菜!”杜梅看了眼窗外,有明晃晃的月光投射進來。
“又推?”年輕廚子有些吃驚地張著嘴。
“尋常的飯館,最多一旬推一次新菜,咱們這樣……”中年廚子欲言又止。
不待他把話說完,杜梅就接過話頭道:“咱們這樣做也是權宜之計,現在每樣食材都不足以支援三天,只有每天換一個主打,輔以其他的配菜,咱們這關才能過去,咱說什麼也不能剛開張就歇業啊。”杜梅揮了下手,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決絕。
“我們明兒做什麼菜?”董昌琢磨不透杜梅,索性直接開口問。
“今兒大家吃的多是濃烈厚重的鹹鮮麻辣,明兒咱出一款清淡滋補的雞湯圓子鍋,保管還是熱~賣。”杜梅似乎在做魚片涮鍋的時候,就已經將第二天的菜式想好了。
“雞湯和肉圓子也不是啥稀罕吃食呀,咋就能保證吸引人呢。”胖管事有些擔心的說。
“明兒你們一早用五隻母雞熬成高湯,再取七隻一年生小公雞,將肉取下斬成肉糜做雞肉圓,再做些豬肉圓和牛肉圓,這三種圓子過油炸,另外將最大的那條青魚去皮剔骨,魚肉剁碎打勻,在水裡汆出魚圓,至於土豆圓子、芋頭圓子、蘿蔔圓子、豆腐圓子,只要是能做成圓子的食材,大家儘量多的弄一些出來。”杜梅一一吩咐。
“只這些做涮鍋,怕是不夠味。”年輕的廚子搖搖頭。
“咱這個是清湯滋補的,若是加了酸、麻、辣,味道就全壞了,但是你說的也沒錯,我們不如準備點醬料,客人們想怎麼吃,自個隨意。反正涮鍋的食材也是按他們的喜好自選的。”杜梅很快想出瞭解決的辦法。
“這道菜可淡可濃,老少咸宜,只怕比魚片涮鍋更叫座,明兒我搬張長几出來,將這些圓子一一裝在碟子裡,讓客人們看著選,想吃哪個點哪個,你們說,這個點子怎麼樣?”董昌有些興奮地說。
“好呀,極好的主意!”杜梅歡喜地朝董昌豎起大拇指。
杜梅又提了下配菜,比如海帶結、千張條、木耳、蘑菇、豆腐、粉條等等,這些都是常點必點的,斷不能斷貨。
眾人熱烈地討論,有主意的出主意,有辦法的想辦法,屋外春寒料峭,寒冷透骨,廚房裡卻是熱情高漲,爐火微明。
第二日大家都分頭忙碌起來,廚房裡傳出一陣陣菜刀剁在砧板上乒乒乓乓的聲音,年輕廚子更是揮舞雙刀,將豬肉斬的細膩勁道。
過了辰時,廚房裡起了油鍋炸圓子,油香混著各種肉香菜香開始穿門度窗縈繞在飯館周圍,炸了圓子,廚子們又開始炒麻辣醬料,那香氣一直不衰,過了不多時,濃醇的雞湯香氣又飄散開來,與先前的味道摻和在一起,令過路的人垂涎三尺。
“今兒是不是又有新菜?”瓷器店的胖掌櫃送貨回來,路過飯館,聞著香味進來了。
“仁兄來得正是時候,你瞧瞧,今兒的雞湯圓子鍋,最是適合嫂子和小侄子呀。”董昌正指揮夥計擺裝著圓子的小碟,見他來了,趕忙招呼。
“雞湯圓子?這倒是個沒見過的新奇吃法,這都是些什麼做的?”胖掌櫃盯著碟子裡各式圓子,眼睛都看花了。
“這是豬肉、牛肉、雞肉做的,那個白的是魚圓,其他的都是各種蔬菜圓子,我特別推薦這個薺菜圓子,你到時一定要嚐嚐,薺菜是今兒早上剛買到的,新鮮水嫩,摻了一點點肉糜,在水裡汆了一下,又嫩又鮮,看著就十分好吃!”董昌熱情地給他一一做了介紹。
“給我留一桌啊,我立馬回去叫人。”胖掌櫃被他說的直咽口水,留下這句話,立時去找朋友了。
果然不出杜梅所料,今兒吃魚片涮鍋的遠沒有吃雞湯圓子的多,而且大家更喜好看著圓子點,各式肉圓子快速地消耗掉,又被更快地補充上。
接連兩日美食當前,食客們的嘴都吃刁了,有熟客直接問董昌:“明兒出什麼新菜?”
“明日來了便知。”董昌心裡哪知明天出什麼菜,他只得故弄玄虛地呵呵一笑。
客人們見他百般不願透露,只覺明天有更好的吃食,紛紛預定了第二天的席面,這個場景讓做了十多年飯館掌櫃的董昌受寵若驚,就是當初的醉仙樓,也沒今日的盛況啊。
董昌太忙了,前前後後招呼客人,林英是他的徒弟,幫著在櫃上收錢,及到晚間盤賬,這姑娘頭回見滿抽屜的錢,竟然怎麼也數不清,急的一頭大汗,幾乎要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