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實在想要,我便賣你一百斤,再多就沒有了。”杜梅盤算著,按老薑頭說的的確用不完,天乾物燥,大量的油存在家裡,也不是什麼好事。
“甚好,甚好。”老薑頭見杜梅終於肯出讓,立時連連答應,生怕她反悔。
石頭幫著搬了兩桶下來,老薑頭給了杜梅二十多兩銀子,算是把桶也買下了,棉籽油在市面上比較少見,兩百文一斤的價錢還算公道。
等杜梅帶著剩下的油趕到白雲山莊的時候,杜鍾正帶著林家兄弟在壘豬圈,她有些日子沒來了,山莊上已然大變樣,原本荒草連天的田地都被種上了莊稼,整片麥苗長著碧綠細長的葉,約莫有一指高,在風中如同綠色的波濤般起伏不定,油菜安靜地伏在地上,葉面經了霜,青色裡夾雜著不同顏色的紅,彷彿一滴硃砂暈在青衫上。
靠著水邊,是開墾出來的菜地,種著一畦畦青菜、蘿蔔、芹菜、大蒜等各色蔬菜,個個長得鮮嫩水靈,惹人喜愛。
胭脂馬花花和拉車的轅馬站在馬廄裡安靜地吃草,兩頭牛臥在牛棚裡反芻,山坡上放著七八隻羊羔,三條小土狗在草地上撒歡打滾,又有兩隻豬崽臨時拴在柳樹旁,有些害怕地哼哼叫著,山坡荒地上圈了一塊圍起來,有十來只半大的雞在裡面悠閒的閒逛,偶爾在地上劃拉些稻穀憋殼吃。
苗氏妯娌原在新屋前曬太陽繡花,見杜梅來了,便陪著她在山莊上走了一圈,眼見著到處生機勃勃,一副風調雨順,六畜興旺的景緻,杜梅心裡十分滿意。
“鍾叔,得空在白雲湖空地上搭兩座鴨棚,年後,要有一千多隻鴨子來養呢。”杜梅望了望空蕩蕩的河堤,既然這裡叫白雲山莊,那湖自然也該從了白雲兩字。
“好,明兒我們先進山砍些樹,曬些日子就能搭了。”杜鍾直起腰,拍拍手上的灰塵說。
“圍牆修好了嗎?要不要再加固一下?冬天快到了,山裡的野獸沒吃的,難免要出來覓食,不要傷了人。”杜梅極目望過去,看見上次的豁口已經補上了。
“石塊我們採的多,一時用不完,過幾日,我們再將低矮的地方加高些。”杜鍾索性站到杜梅身旁,將院牆幾處指給杜梅看。
“我今兒帶了棉籽油來做燈油,莊上還要添些什麼嗎?我再給你些錢。”杜梅又問。
“不要錢,不要錢,我們吃的米麵油,都是直接到射山鎮糧鋪裡運來的,蔬菜你林嬸子們種的吃都吃不完,山裡又時常能捕到野雞野兔打打牙祭,你瞧,我們現下什麼都不缺。”杜鍾見杜梅又要給他錢,趕忙推辭。
“我們上次收的棉花都彈好了,棉籽也榨了三十斤油,正用著呢。”苗氏笑眯眯地說。
“去瞧瞧我們的花被子吧。”林岱的母親尤氏親熱地說。
“好,正要去看看屋裡。”杜梅上次來的時候,牆面沒刷,地上也沒鋪磚。
正屋兩旁的廂房是林家人住的,一邊住兩戶,他們的屋子和正屋一樣,刷著雪白的石灰水,地上鋪著隔溼的青磚,屋裡的床和桌椅板凳有的是帶來的,大多數是在清河縣縣新買的。
“這被面真好看。”杜梅捏了捏繡了大朵團花的被子,觸手十分鬆軟。
“這都是新棉花彈的,蓋著可舒服了,舊棉胎都改了墊褥。”這是戴氏一家的屋子,她笑吟吟地說。
杜梅低頭掀開半舊的被單,墊的果然都是舊的,卻已比她上次看時好多了。
“我們這兒不似你們南邊,你們頭一年在這過冬,要多準備些木炭,棉衣的棉花也要絮厚些。”杜梅看見桌上有件正在縫製的棉衣,遂好意提醒道。
“咱們三個孩子,沒給你添麻煩吧。”牛氏忍了半天,開口問道,林巒最小,她實在不太放心。
“他們好著呢,每日吃了早飯和我妹妹們一起去上學,我聽桂子講,林岱常被廢稿叔誇獎,已經開始教他寫文章了,林嶽和林巒背書背得也好呢。”杜梅她明明白白看見三位母親眼中的擔心和想念,趕忙寬慰道。
“要我說,他們合該多用功些,哪家長工的孩子能上得了學呢,也就是孺人心善,給他們機會。”苗氏拍了下手說。
“是是是。”另三個妯娌連連附和。
“娘,吃飯吧。”林英探頭進來說。
“梅子,走走走,昨兒捉到一隻大肥野雞,今兒燉了一鍋呢,快來嚐嚐。”苗氏拉著杜梅往外走。
雞肉香味濃郁,蔬菜鮮嫩~爽脆,眾人圍在一起,吃吃說說,十分融洽。
“梅子,你一會兒把那匹紅馬拉出去遛遛吧,旁人怎麼趕都不走。”胭脂馬生得油光水滑,俊美非常,杜鍾深知這馬不是凡品,生怕照顧得不好。
“等我射山鎮的飯館開起來,我就能每日騎馬往返了。”杜梅想起楚霖說,良馬不該老死食槽,自己既然要了它,就該給它廣闊的天地,盡情馳騁。
“開飯館?!”杜鍾和林家人異口同聲驚問。
“嗯,我不是有座空宅子嘛,醉仙樓年後不開了,我就想著能接下這些生意。”杜梅倒也不瞞他們,直接說了。
“你娘知道嗎?”杜鐘有些擔心杜梅是意氣用事。
“昨兒太忙了,今兒回去和娘說。”杜梅一家子昨夜光顧著醃辣椒,杜梅早把開飯館的事拋到腦後去了。
“整個冬天都是農閒,你要是缺人手,我們也可有去幫忙的。”苗氏熱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