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世城見族人來得差不多了,又莊重地敲了三下鍾,稍待了一刻鐘,便整理衣衫,抬腳進了祠堂。杜梅跟在他後面,村裡其他人也魚貫入內。
“杜梅,你跪下。”杜世城輕聲說道。
杜梅依言跪在香案前的蒲團上。
杜世城點燃了三炷香神情凝重地向祖上牌位敬了敬,插在香爐裡,接著撩袍跪下磕頭。杜梅慌忙跪伏在蒲團上,身後的人嘩啦啦跪倒了一片,一起磕頭。
杜世城起身,身後的鄉人也站了起來,他轉身站在祖上牌位前,朗聲對著眾人說:“列祖列宗在上,十二代族長杜世城在此設祭回稟,茲有杜家十六代孫杜梅因用鴨群滅蝗,解救鄉民,為國分憂,當今聖上感念其奇功,特封為七品孺人。此等殊榮在我杜氏家族百年未見,這實乃祖宗蔭庇。還望日後繼續保佑吾等,年年風調雨順,代代人丁興旺!”
杜世城一臉肅穆地念完了祭文,俯身三拜。杜梅和身後眾人也跟著磕了三個頭。
莊嚴的祭祀活動結束了,杜梅站起身,對著族裡幾百口人說:“杜梅僥倖得皇上垂憐,不敢貪功,當著列祖列宗的面,我願拿出山莊部分收成,在村裡辦義學,請廢稿叔教導小孩兒們。”
杜梅的話,猶如一鍋熱油裡撒入了幾滴冷水,迅速在人群中炸裂開來。人們顧忌這裡是祠堂,雖不敢大聲喧譁,可卻在四下竊竊私語。
“這可是好事呢,咱吃過多少不識字的苦啊。”
“這小孩子都念書去了,家裡的活誰幹?”
“我家的女娃娃就不要念了,但看你們家的孩子讀書認字。”
杜梅雖不能全部聽清他們的話,但終歸知道鄉人們重男輕女,又信奉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鬼話,所以她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來上義學的,不論男女都管一頓午飯。”杜梅往那沸騰的油鍋底下又扔了個一根乾柴,她不信打動不了鄉人們。
“我家的報名!”
“啥時候開啊?我家也報!”
人群一下鬨鬧起來,恨不得立時就送了孩子去讀書。
“過來秋收才會開課,各家都要農忙,我家裡也有拾掇拾掇。”廢稿早得了杜懷炳的訊息,他自然是十分樂意,一口答應了。見這會兒有人問,他趕忙站出來說話。
眾人群情激昂,見廢稿如此說,遂暫時按捺住性子,將此事記在心上。
正說話間,就見清河縣縣令沈章華帶著衙役尋了來。杜世城忙迎了上去和他寒暄,沈章華的目光在人群裡睃尋,看見杜梅出來了,這才轉頭和杜世城說話。
“梅子,今兒沈縣令特意來掛皇上御賜的牌匾,你先回家準備。”杜世城喊著杜梅。
“不必興師動眾,我們一路去吧。”沈章華和氣地說。
“那把杜家鎖找來!”杜世城轉身吩咐兒子。
杜明堂應了一聲,快步去了。
鄉人們簇擁著沈章華一起到了杜梅家,石頭早開了院門,杜家鎖已經扛了梯子,在堂屋大門上釘帶鉤子的鐵楔子。
杜世城親自選了兩個年輕後生將御賜的匾額,小心翼翼地抬了出來,杜家鎖手腳麻利地掛了上去。
那匾上有塊紅綢,兩端垂下來,沈章華和杜梅各執一端,用力一拽,紅綢飄然落地,露出黑底灑金四個蒼勁雄渾大字—耕讀人家。
與此同時,二房院外瞬時炸起了二踢腳和掛鞭,噼噼啪啪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