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德打車一家,一年還能有幾十億的利潤。
一旦騰訊加入,兩大巨頭競爭,那利潤就慘不忍睹了。
若是燒錢搶使用者,必然會虧損數十億。
即便不燒錢搶使用者,最多也就能賺個一二十億。
完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這便是王逸的策略,依舊是陽謀。
直接壓低行業利潤,連燒錢補貼,打價格戰的機會都不給對方!
果然,馬董嘆了口氣:“算了,先讓騰訊地圖上線,看看使用者數量,若是使用者數量多,咱們就做打車,或者投資一家打車企業。若是使用者少,那就算了。投資回報率太低。”
“是!”
“接下來,星逸智家!”
王逸話鋒一轉:“星逸智家去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產品種類飛速增多,在很多品類都做到了全國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小艾音響標準版,全球銷量突破3500萬!”
“小艾音響lite,上市一個多月,全球銷量突破600萬!”
“小艾音響pro,上市一個多月,全球銷量突破300萬!”
“小艾音響全球總銷量,突破4400萬!”
“小艾音響事業部,取得巨大成功,評級S,全員68個月年終獎!”
“星逸空氣清淨機,上市兩個月,全球銷量突破300萬臺!營收超過75億。”
王逸都有些震驚。
他計劃中,星逸淨化器上市第一年能賣三百萬就不錯了,結果兩個月就賣了300萬臺。
至於原因,自然是時機好。
星逸空氣清淨機12月份釋出沒幾天,一場大霾就來了……
再加上價格也不錯。
本就是高配置,高效能,卻只要1999,2999的價格,比其他國際大牌便宜了一半多。
毫無疑問,原本只是小眾產品的星逸空氣清淨機,瞬間成了家庭必備產品。
在海外的銷量,更是恐怖,價格優勢,AI加持!
於是,兩個月就賣光了一年的計劃產量。
幸好星逸智家有自己的工廠,產能富足,迅速量產,並未出現斷貨問題。
“星逸智慧加溼器上市兩個月,全球銷量突破800萬臺!”
“星逸空調上市兩個月,全球銷量突破700萬臺!”
……
“星逸智家部門表現突出,研發團隊評級S,68個月年終獎。”
至於銷售部門的年終獎,早已按照業績分成四個季度獎,隨季度發放!
銷售部門的業績容易量化,容易考核,獎金隨季度發放也能更好地激勵業務員。
而研發部門的成果不好量化,一款產品可能上市半年,甚至一年,才能看出來到底成不成功。
因此研發部門的獎金,都是年終獎的形勢發放。
“星逸智家,特殊貢獻獎,孟慶振,評級S,年終獎50萬!”
“感謝董事長。”孟慶振上臺領獎,年薪三十萬的他,直接幹到八十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