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元宵燈會
大年初一早上,幾人從裡到外都換上了新做的衣裳。盡管小謙心裡不大願意,可見別人都新新的,在心裡默默作了一番鬥爭後,還是換穿上了那身大紅衣服。
家裡的茴香苗又長高了許多,蕭容照例是為他們包了‘茴香餃子’吃。
另一邊,齊明早早就開了自家的大門,這按照習俗,天一亮,村裡八九歲以下的孩子們都會相跟著過來拜個年,給每家每戶呀添點喜氣。自是喜氣,那便要早早開門接著了。
蕭容提前就在桌上備好了糖果、瓜子、花生、地瓜幹、葡萄什麼的零嘴,待孩子們上門時,每個人小口袋裡都給塞了些。
小謙覺得這種方式挺新奇的,是他以往的生活裡所沒有出現的,待森哥兒、木哥兒他們來拜年時,便跟著兩人也哄跑著出了門。
先去的是王林家,田阿麼一見到小謙,誇了誇他的衣裳,去阿雨家時,阿雨阿麼也說他的衣裳做的好看,尤其是款式上很是別致,還新穎。
走在路上,都有好多小孩子圍上來,羨慕地看著他,有幾個甚至趁他不注意,還偷偷在衣服上摸了幾下,說回家央自家阿麼也去做一件。
不得不說,小謙還是極招夫郎們喜歡的。他中午回來時,兜裡裝滿了各種小吃食,小謙滿臉的喜色,跑到齊明跟前為新衣裳道了謝。
當他從齊明那兒聽說它的樣式是蕭容特意為他設計的後,小謙傲嬌地揚起了小嘴角,小容哥待他是真心好。
大年初二,因著王景村裡有拜見夫子的習慣,蕭容一家便沒打算再出門。
辰時一刻時,這陸陸續續有人帶著自家孩子上門了,本著對小先生的尊敬,又正值春節,人們手裡多多少少都提溜了些東西過來。多數是些農産品,當然也有那麼光景不錯的幾家,是包了一二斤肉送來的。
對於禮多禮少,蕭容並不如何在意,重要的是有那份心意就可以了。
看著面前那些個小小的少年郎們在一一對他作揖,不僅蕭容覺得有成就感,那些隨孩子來的阿麼和爹爹們也倍感欣慰。
年後的時間有些小清閑,小予、王宣和木哥兒便會常聚在一起做做女紅,齊明手巧,會畫好多新樣子,什麼‘杜鵑花’、‘水仙花’、‘牡丹’。。。。。。。。齊予還好,司空見慣了,王宣和木哥兒兩人則是見了愛不釋手,差點兒就撲上去了。
眨眼間就到了正月十四,森哥兒他們最近都似玩瘋了。
小謙來到肖家也差不多一個月了,他臉上的膿包幾乎都褪盡了,只留下幾個淺淡的印痕,不細看的話根本注意不到。看他,小挺的鼻子,圓圓的小臉蛋配著烏溜溜的大眼睛,一副機靈樣,特招人喜歡。
見他這麼可愛,齊予都上手了,忍不住在他的臉頰上捏了好幾下,惹得一旁的蕭容都要醋意大發了。
年前答應外麼麼帶小謙去看他,蕭容打算明兒去,明兒正好是正月十五,也是元宵佳節。一來是去探望外麼麼和舅舅們;二來是和家裡人去城裡觀花燈。
前些時候,就聽齊明說過,瀾州城的花燈那是遠近聞名,觀燈的人常常會擠滿幾條街。尤其是那些個情竇初開的小哥兒,出門前總要把自己好好裝扮上一番,希望在元宵節的燈會上能‘偶遇’到他們心儀的夫君,當然,已到適婚年紀的小子也是如此,意中人嗎?誰不向往?據說,連附近村鎮的哥兒和小子都會被吸引過來。
到了舅舅家時,外麼麼一見了小謙便對他歡喜的緊,兩位舅麼麼也直誇他長得好,小南和小北就更不用說了,拖著小謙不撒手,把他們平日裡鐘愛的糕點、零嘴兒統統都搬了出來,大獻殷情地擺到了小謙面前。
晚飯後,蕭容和齊予先帶著小謙乘馬車出了門,之後,大舅一家和二舅一家也都陸陸續續地乘車上了街,唯獨齊明留了下來,說想在家裡陪著外麼麼和外爺爺他們說說話。
下了馬車時,縣城的街上燈火通明,恍如白晝,遠遠望去,仿若兩條長龍盤旋在街道兩側。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中間穿插著各種小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聽著就熱鬧得很。
食物的香味不時地從街旁飄散到鼻尖,勾起了行人們的陣陣食慾。不少孩子都眼巴巴地望著那些小吃食,央著自家阿麼或爹爹為他們去買點來吃。
小謙也沒能例外,蕭容去街邊買了五六種吃食,拿紙袋包了,還不忘給車夫送去了一份。三人邊走邊聊,碰到好玩的或好看的也會停下來。
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他們逛到了掛著花燈的中心街上。入目的是一片五彩斑斕的燈海,異常耀目,就像來到了琉璃的世界。
大街兩旁,形態各異的花燈早已被高高懸掛起,有蓮花燈,西瓜燈,兔子燈,娃娃燈,石榴燈,竹子燈,柿子燈。。。。。。,一路走過來,直看的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