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年三十
飯桌上,外麼麼他們偶然說到了幾天前客棧門口的事,聽說是被一年輕小子給揹走了,都忍不住贊嘆那孩子的勇氣。當聽蕭容親口承認是他收容了個孩子時,幾個人都不免訝異、唏噓、贊嘆了一番。兩個小表弟聽後也瞬時來了興致,直嚷嚷著年後要回村裡去看看,蕭容笑著答應了。
“人們說那孩子當時病的可是不輕呢?”二舅麼將盛好的飯遞給了蕭容。
“嗯,其實呀那些都是訛傳,只是看著嚴重了點兒,一回家我就找大夫看過了,根本沒什麼大事,只是患了難纏的風傷。”蕭容接過米飯,笑著回了一句。
“市井之言呀是全然不可信的,多數時候聽聽也就罷了,畢竟不是事實。小容,來多吃點。”一旁的大舅麼為他添了些他愛吃的菜。
“嗯,你大舅麼說的有道理,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就可以了。等那孩子病好了,小容可定要帶他過來給我瞧瞧,想必是個可愛的孩子。”外麼麼慈愛地笑了笑。
“嗯,是很可愛。外麼麼放心,年後我會和他一起來看你們的。”蕭容淺聲笑道。
吃過飯,出了舅舅家,想到有東西要買,蕭容直接拐去了布店。
聽蕭容說了小謙的年歲後,布店的掌櫃特意為他推薦了塊紅色帶暗花的布,說這喜慶,最適合小孩子了。
等買回去後,小謙看了下,就一臉嫌棄地別過了腦袋,他可是正經八百的小子,又不是個哥兒,這顏色看著真是俗氣,他才不會穿呢。不得不說啊,我們的小謙傲嬌了,他撇撇嘴,連帶著將蕭容的眼光都嫌棄上了,罷了!他還是去找小森他們玩好了。
齊明倒是挺喜歡這個顏色的。這兩天,小謙臉上的瘡漸漸消了下去,露出了原本清俊的面容,紅色和他的五官正好襯。
臘月二十八這天,二舅駕著車上門了,為他們帶了好多瀾州縣城沒有的年貨,據說是從南方專程託人捎過來的。
從外麼麼那兒聽了小謙的事,初次見面,還特意為他帶了小禮物。
自從上次外麼麼認了齊明當哥兒後,舅舅們也就將明阿麼的稱呼改為了‘小弟’或‘哥哥’。二舅比齊明小幾個月,自是叫‘哥哥’的。
“哥哥,小容,小予,還有小謙,你們別送了。”中飯過後,二舅便與幾人揮手道了別。
兩天後,大年三十終是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到來了,蕭容還好,算上前世今生,他好歹也是過了二十二次年的人,雖有點小興奮但絕對比不過小謙和齊予。
小謙畢竟只有五六歲,再怎麼裝成熟那還是小孩子的心性,天生對過年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歡喜。
齊予則是近幾年來第一次可以這麼快樂地體驗過新年,對一切新奇的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
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按照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蕭容拿出在街上買的大紅紙,裁開了,用紙硯壓住上面一角,待毛筆蘸飽了墨,幹淨利落地揮手,漂亮的字就躍然紙上了。
蕭容寫了很多副對聯,將院子裡大大小小的屋裡都貼滿了。羊圈、兔子窩和馬棚那也貼了一副,大過年的,都圖個喜慶。剩下的紅紙,蕭容裁成了大小不一的方形紙片,用現代學過的藝術字寫了各種各樣的福字,大門上,屋子裡,牆壁上都有了它們的身影。在貼的時候,記得一定是要倒過來貼,在民間這寓意是‘福倒福到)’,是好的意思。
今年很多人家大門上都貼上了自家哥兒或小子寫的對聯,這都要歸功於蕭容。雖說字兒是不怎麼好看,但總歸是自個兒孩子的,不管如何,做阿麼和爹爹的心裡都是高興而自豪的。
只有少部分村裡人,來找蕭容來寫對聯。他也都笑著幫忙了,順帶給他們都附送了幾張福字。王林看見了,也央著他幫忙寫了幾張。
“小容哥,這字我從沒見過,你從哪裡學來的?”小謙拿起一張,一臉認真地端詳著那奇怪的字形。
“秘密。”蕭容戲謔地笑笑,從他手中抽走了福字。
“真小氣。”小謙嘟了嘟嘴,小聲道。
“不過,你要是想學的話,我可以教你。”蕭容往前走了幾步,笑了笑,又回過身補了一句。
“我學,小容哥,說好了。”小謙對他狡黠地眨了眨眼,不等蕭容說話,便蹦跳著跑開了。
晚上的年夜飯是年三十這天的重中之重,老大夫也一大早就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