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正勳立刻附和,大手一揮:“好!老程你給溫婉打聲招呼,就說咱們幾家的孩子組團去長隴‘拜師學藝’!”
六一興奮得原地蹦了兩下,忽然想起什麼,掏出平板翻找起來:“對了!我還有影片沒給你們看!”
螢幕亮起,畫面裡,一群穿著迷彩服的孩子揹著竹筐,在金黃的稻田裡彎腰收割,汗水順著紅撲撲的臉蛋滑落,卻笑得比陽光還燦爛。
“這是我們幫王爺爺收稻穀,他教我們怎麼捆稻子、脫粒,還帶我們去碾米坊!”
接著是孩子們圍著篝火烤紅薯的畫面,火苗映著一張張被燻黑的小臉;還有在溪水裡抓魚,渾身溼透卻舉著戰利品歡呼;甚至在暴雨後,戴著斗笠幫老人清理倒下的樹枝……
每個鏡頭都鮮活生動,充滿煙火氣。
“我們每天除了晨訓,課餘還會學好多有趣的事!”六一拍著胸脯,“教急救的外國教練還誇我包紮繃帶最整齊呢!”
糖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螢幕,突然小聲問:“六一,我……我去了能學會爬樹嗎?”
“當然!”六一摟住她的肩膀,“我教你!先從矮一點的樹杈開始,等你練成了,我們還能在樹上搭秘密基地!”
景瑞軒湊過來,指著影片裡的攀巖牆:“那我要挑戰最高的巖壁!”
“我要學矇眼拆槍!”另一個男孩跟著喊。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已然開始規劃起長隴的“冒險之旅”。
莊園裡的燈光給孩子們的剪影鍍上金邊。
陳曉珂望著女兒被風吹起的髮絲,第一次覺得,或許那些沾著泥土的笑容,真的比鋼琴凳上挺直的脊背,更能讓孩子眼裡有光。
她輕輕嘆了口氣,在心裡盤算著要給糖糖準備的運動裝備——看來,這個暑假,註定要和想象中的“淑女養成計劃”說再見了。
景正勳看著因為這六一的“跑酷”迅速熟悉起來的孩子,很是欣慰。
之前程瑾瑜整頓河洛教育風氣,如今河洛所有學校都學習長隴學校的教學模式,體育課改成體能課,一週兩節體育課改成了一天一節體能課,週六日打卡體訓。
沒想到長隴除了基礎的跑跳訓練,還增設攀巖、野外定向等拓展專案。
這樣孩子們在課堂上不僅能強健體魄,更學會了團隊協作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景正勳記得曾在新聞裡看到,長隴學校的一名學生在一場暴雨中,用課堂上學到的急救知識和繩結技術,成功幫助一位不慎摔傷的老人,這件事還登上了河洛報頭版。
“老程,你看現在的孩子多是嬌生慣養,溫婉的教育理念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頭,才有現在的長隴。”景正勳拍了拍程父的肩膀,目光掃過嘰嘰喳喳的孩子們,“六一這孩子,倒成了最好的活招牌。”
他想起前段時間溫婉參加的一個教育研討會,就將體育課改為體能課,在新時代背景下存在的必要性與優勢一一闡述。
如今看到六一,他直觀地感受到溫婉堅持下的教育成果。
而現在河洛的教育也開始鋪開這樣的模式,也許不久,河洛新一代的青少年兒童也如六一這般,健康,陽光,向上,向善。
如此這般,那麼全國推廣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