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紛紛複揚揚
大夢一場忽覺醒,人生不過浮雲散。
敬皇貴妃陸沅千算萬算,沒有錯估過皇帝李自深,也瞭解自己這個二弟陸懋,可她卻錯估了一個人——萬安,到最後,她才明白這個萬安不過是李自深一開始便安排在她身邊的人!
萬安此人是貪婪沒錯,可他也膽小,而膽小之人卻謹慎,謹慎之人則多慮,多慮之人從來都是眼光毒辣!
他可是看得很清楚,朝堂之上最重要的是站對了位置,而唯一沒有錯的位子,是站在皇帝的心上。
明明背後站著正值壯年的皇帝,何必要去屈就還未長大的二皇子,何況滿朝又不只這一個皇子,又有什麼精貴的呢!
她算計別人,豈不知別人也算計她,內閣在商駱幾十年的經營下,固若金湯一般,李自深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她卻自動送上門去,為他開啟這一棋局中最關鍵的氣口。
索性他便再為她增加一些籌碼,利用她的親弟弟陸忠和吳錦嫿設下另一個局,把兄長李禎祺拉到明面上,再讓陸懋跌下神壇,一來讓他們覺得奸計得逞因此放鬆警惕,二來便是計劃著讓兄長恢複他該有的尊榮,環環相扣。
天下的人都不明白,他從來不想要兄長的命,恐懼才會造就殺戮,他們怎麼會明白他與陸懋以及兄長之間的情誼。
他的父皇因生母是一名外族敬獻的歌姬,父皇也不過是皇祖父喝多了酒之後的産物,皇祖父視他為英明神武的一生中唯一的恥辱,也是他背叛先皇後的汙點,間接導致了他們帝後離心,先皇後早殞的結果。
所以在這皇宮之中,他雖名為二皇子,實則他的身份還不如一個太監宮女有體面,兄弟之中也唯有先太子對他稍許仁善之外,是誰人都可以欺辱的存在。
他戰戰兢兢地長大成年,他太善於隱忍,潛伏在先太子身邊,以先太子為馬首是瞻的姿態,掙得了上戰場建立功勳的機會,然後便開始暗自積蓄自己的實力。
更是把自己唯一的兒子送進宮去當皇太孫的伴讀,父皇自幼便告誡他,他進宮是替皇太孫挨罰受訓的,要懂得隱忍,要懂得討好。
不過幸而聰慧過人的皇太孫自幼便是溫潤如玉的性子,又最得皇祖父的寵愛,而兄長自來視他為親弟弟,在他面前,那些年幼的皇叔們便也不敢輕易羞辱他。
所以幼年之時,如若不是兄長在皇宮中護他周全,他早就死在這殺人不見血的魔窟之中,而兄長的另一位伴讀便就是陸懋,陸懋當然最敬重兄長,可卻與他最交心,他和萬珍都是他幼時唯一相伴的情誼,是陪他熬過這漫長歲月最重要的兩個人。
他當然知道權勢的重要性,皇權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他早就明白父皇把他送進宮中,不止是要想先太子和太子黨的官員們投誠,更是為了歷練他的隱忍和心性,也是在警告他,若是他無法自己成長起來,死在皇宮裡了,他還可以生更多地兒子來取代他。
所以,最後他知道父皇要叛變之時,他並不感到驚訝,也從未想過要向身為皇太孫的兄長告密,他甚至幫著父皇查缺補漏。
只是最後,他還是不忍心的,對這個最疼愛他的兄長,他不忍心看著他去死,所以他假惺惺地騙了林首輔的孫子林楚玉,兄長其三個伴讀中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忠心耿耿的那一個。
他不願意連累陸懋,所以隱瞞他,卻利用了林楚玉救下了兄長,看著林楚玉因此被父皇處死前那感激不盡的眼神,他並未有過一絲的愧疚,他自己也說了,他林楚玉死得其所。
只是他從來都是比他父皇還要明白什麼叫偽裝的人,父皇總以為要把對手全部殺光才能萬保無虞,可他知道,最穩妥安全的,永遠都是放在陽光之下的赤忱,他沒有,但他可以偽裝。
所以他救下兄長,如今還要損己還先太子和皇太孫的清白和名份殊榮,只有如此,滿朝文武大臣甚至已無心為帝的兄長才會心悅誠服於他,那麼他的江山地位才真正可以說是萬保無虞。
一切的計劃都是從項忠被削職為民,黃賜與興寧伯李震、彰武伯楊信等一十三人也都被降官貶職開始的,造成了內閣的恐慌,也讓商駱意識到危機即將到來的壓力。
吳錦嫿的出現也可以說是他一手促成的,畢竟按道理講,吳哲自始至終與此事並沒有任何的牽扯,卻因林晚意昭告天下的衣帶詔而被父皇遷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