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要安慰呀?
=======================
房懷清從小是孤兒,幼時遇見梁鶴乘,被老頭兒收了當關門弟子,才勉強有個家。他除師父外,沒有親人。
佟沛帆是有父母的,只是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為了能過下去,棄的棄,送人的送人。佟沛帆七歲,剛記事的時候就被賣到瓷窯了。一來家裡能得些錢;二來也能學門餬口的手藝,不算是害了他。
他們知根知底。房懷清還知道,佟沛帆自打能賺錢起,每年都會往家裡寄筆錢,一直到現在。
佟沛帆從沒透漏過地址,房懷清也就不過問。
後來玉石生意飽和,他們一條街,乃至整個小鎮上開玉石店、做玉石生意的越來越多,競爭太激烈,以至於他們的小店開始入不敷出。
佟沛帆打算去其他地方碰碰運氣,房懷清隨他。兩人告別陳先生和一些老顧客,又開始了漂泊生活。
陳先生送了他們一塊兒大紅袍,佟沛帆回了塊兒質地上乘的孔雀石,留給他雕八哥吊墜用。
為了找充足的市場和商機,他們要往邊遠偏僻的地方去,先去了四川。他們看了成都,越過眉山和樂山,最後來到目的地——大涼山。
他們在山腳下的村子裡暫居,這裡有很多彜族人,交通不便,路也不好走。佟沛帆的麵包車在這裡是“稀罕貨”。
佟沛帆來這兒有兩個目的:挖本地産的涼山南紅、孔雀石、黃冰玉等;把積攢的其它品種玉石在此地高價售賣,畢竟物以稀為貴。
還沒怎麼開始動工,房懷清先不舒服了,水土不服,上吐下瀉。大涼山附近的夥食多是些坨坨肉、土雞、臘肉、土豆、野菜……口味上重麻重辣,房懷清一時還吃不習慣。
房懷清是從某天半夜裡開始難受的,一陣一陣的腹痛,翻來覆去睡不安。早上醒了肚子還疼,沒什麼力氣,起床就吐,還拉肚子。
他們只是在此暫居,租住在村民家裡,沒有獨立廚房可用。商量之後,佟沛帆去做了碗白米粥,配著蕎麥餅、烤土豆,喂房懷清吃。
飯後,佟沛帆去拿了些藥,暫停山上的挖掘工作,在家陪著人。剛到新地方,他可不放心把房懷清一人撇下,更何況還生著病。
房懷清脫力地靠床上,頭擱在佟沛帆環抱著的懷裡。他肚子好多了,可還是說不上來的難受。也沒抱怨,就有氣無力地瞧佟沛帆一眼,難受地哼哼兩聲,佟沛帆立馬緊張:“好點兒沒?還難受啊?”
他這麼一問,房懷清覺得好多了。
“還好。”答得漫不經心。
佟沛帆自覺虧欠,寬慰他:“等你好點兒了,咱們再租房,租一個有廚房的,想吃什麼我做。”
“用不著,我適應適應就好了。”房懷清不想麻煩。
佟沛帆垂頭,嘴唇碰了碰他前額的發,“我不想看你難受。再說,有廚房也方便。這地方已經夠偏遠了,要是再吃不好睡不好,你跟著我圖什麼呀?”
房懷清仰頭看他,那人一副很隨意的平淡模樣,只是眼神和話語裡透出些再自然不過的責任感。
“那就租,我都行。”房懷清語氣敷衍,但實際上很安心,知道有人會安排好一切,所以懶得管了。
佟沛帆湊近,親了他一口,臉貼蹭著他的臉。
房懷清被親慣了,面對他的親暱舉動毫不抵抗,只是嫌他膩歪時長過久,不動聲色地把頭往後靠了靠。
佟沛帆扣著他後腦按過來,不許他逃。
最後被他煩煩地罵:“起開啊!什麼毛病……”
佟沛帆這才嘻笑著放開人。
大涼山很大,他們每天去挖寶的地方都不一樣。
有一天,他們挖到了山上的一個村落附近。佟沛帆突然告訴房懷清,他家應該就在這個村子裡。
房懷清不太確定他的意思,試探著問:“你不回去看看嗎?”
佟沛帆撐坐在車頭上,斟酌了片刻:“改天吧,今天沒帶東西,不好空手回去。”
終於決定回老家看看的那天,房懷清罕見地收起置身事外的態度,願意跟佟沛帆一塊兒。
房懷清原本不想摻和,但看出佟沛帆的猶豫不安,也想見見他家人,陪他一起了結心願。雖然早有預感,佟哥的家人也許不像他思念他們一樣希望見到他。畢竟佟沛帆離家的十幾年裡,沒有人來過信,更沒有人去潼村看過他。
完全是一株游水浮萍。
車藏在村外,他們進了村子,一排排低矮破敗的木瓦房、泥胚房依山而建。四周點綴著松樹和各色野草,村背面高高的梯田格外醒目。
佟沛帆在一戶種著蔬菜、小辣椒,籬笆內圈養著幾只雞的人家前站住腳,低聲對房懷清說:“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