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同人於野,亨。至聖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老祖曰: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此皆言持身應世,須要性情和平,而不可暗藏陰惡,有妨於道也。夫學道之人,原因不好欲學好,有惡欲去惡也。
但學好去惡,尤貴無心,最忌有心。無心則無我,無我則無人。無人無我,人即是我,我即是人,人我兩忘。
雖人有凌辱也不知,人來欺哄也不知,人來戲謔也不知,人故加害也不知,耳聞毀謗也不知,身遭大難也不知,一切外遇,逆順境界,皆以無心應之,不結讎結冤,處於無事而已。
即如同堂學事,善惡賢愚不一,一人一性,百人百性,怎合我意?或言語有傷,或行事有偽。
耳聞如不聞,眼見如不見,皆當隨人應,過而不計較。又如師尊教訓指摘斥喝,必有過犯,更宜急速改去,加倍留心。
況真師教人,揀選良材,果是志士,分外磨鍊,以添志氣。若是廢材,聽其自便,置於不問而已。
故學道者,不論應世從學,皆要不起私心,常存公心,方有進益。世間糊塗學人,只要人順己,自不去順人。
只要人奉承,不喜人直言。稍有觸犯,即便不快。忘人大恩,記人小怨。
陰毒藏於心胸,累年積月不能放過。雖外而巧言令色,內而暗伏鋒芒。
不至報復而不已。即或自有過咎,師友指摘規戒,不知自悔,明則強辯是非,暗則毀謗結冤,陰毒無比,便是匪人。
絕不思性命大道,豈許匪人所知,陰毒所得?所謂嗔不除,態不改,墜入生死輪迴海,可不悲哉。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陰惡關口打通,把生平嗔恨毒氣,昏愚惡念,一概除去。
和平應物,事事讓人,擔的重,受的辱,從大火坑中鍛鍊,在爭勝場中掙出。
萬有皆空,一毫不納,終久得遇真師,提出苦海。否則一言一語,不能受的,磕著撞著,便生煩惱,蛇蠍積胸,蜂虻滿肚,妄想聞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