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聖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老祖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紫陽真人曰:縱識硃砂與黑鉛,不知火候也如閒。大都全藉修持力,毫髮差殊不結丹。
緣督子曰:學道之士,得內外藥物之真,兩段作用之全,合大造化,方得所傳。
苟有毫髮差殊,未免天地懸隔。此皆言學道必要真知確見,而不可以不知為知,有誤大事也。
夫學人尋師訪友者,以其不知而欲求其知也。求知必要知其何者是性,何者是命,何者是陰陽,何者是五行,何者是先天,何者是後天,何者是下手,何者是休歇,何者是有為,何者是無為,何者是鍛鍊,何者是溫養,何者是接命,何者是了性。
自始自終,大徹大悟,絕無一點疑惑,方是四通八達,真知確見,而行持無差矣。
倘知性不知命,知命不知性,知陰陽而不知五行,知後天而不知先天,知下手而不知休歇,知有為而不知無為,知鍛鍊而不知溫養,知接命而不知了性,總不謂之知道。
既不知道,焉能行道?蓋性命之學,知的一分,行的一分,知的十分,行的十分。
未有不知而能行者。是以修道者,貴乎先求其知也。但求知須要先知的自己有知有不知,果是實實知的此一件事,方可雲已知之。
若稍有些兒疑惑,似是而非,不謂是知。再當求人開明,心地豁亮,疑惑盡釋,方謂是知。
萬不可以不知為知,耽誤自己。世間糊塗學人,不知性命是什麼,修行是怎樣。
學些旁門做作,曲徑擺弄,糊里糊塗,自謂知道,冒然下手,非徒無益而反受害。
更有一等造孽漢,以無為有,以虛為盈,不辨是非,不究邪正,以假作真。
自己受傷,明知有錯,尚裝高人,更將錯路又去教人,使人又錯,陰惡尤甚。
亦有親近明師,耳聽幾句話頭,不曉細嘗滋味,以記話頭為知,便在人前賣弄。
或有看過幾卷丹經,循行數墨,隨心猜量,無頭無尾,亦謂有知。縱有明師在前,不求印證。
如此等類,俱是以不知為知,是謂假知,而非真知。古今學人蹈此轍者,不可列舉。
嗚呼!性命之事為何事,而乃如是荒唐,自欺欺人耶?殊不知,知徹方能行徹。
竭力審辨,細心追求,猶恐知之不到,行之不通,必要求師。而況不知自裝其知者乎?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假知關口打通,把自作聰明心腸掃去。未知者急求其知,已知者更求深知。
性命事大,至道幽微。必須極深研幾,愈知愈入。必到水盡山窮,見得底落而後已。
若假裝高明,以性命為兒戲,未知者終不知,稍知者難深知,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