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呂祖曰: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俱在裡邊藏。
有人跳出牆兒外,便是長生不老方。此皆教人不可貪酒而壞正事也。蓋酒為四害之首,一貪於酒,酒醉性迷,色心於此而起,財念於此而生,氣性於此而發。
財色與氣,皆由酒起,喪德敗行,亦因於酒。甚至任性亂行,蹈於水火而不知,陷於刀兵而不曉。
古來多少聰明良才,英雄豪傑,往往皆遭此難,自喪性命。亦有性格良善,自有把持,貪酒不至亂,色與財氣不能染者。
雖不亂不染,而神昏氣促,溼熱燻蒸,津液涸而氣血傷,無益有損。故佛家以酒為首戒,蓋因為害最大也。
世間糊塗學人,借祖師酒肉穿腸道在心之語,不忌腥暈不斷酒之言,而便貪酒無厭,日在醉鄉,昏昏沉沉,顛顛倒倒,縱性而行。
或酒醉而失言傷人;或酒醉而記仇鬧事;或酒醉而拿刀弄棒;或酒醉而赤身露體,信口亂說;或酒醉而倒街臥巷,廉恥不顧;或酒醉而嘔吐傷氣,神魂不安。
甚至日久,造作成病,飲食不入,至死不忌。亦有專心慕道,諸多偏病,皆能去的,惟於此糟粕之味,卻不能戒。
噫!修真之士,務要拔去歷劫根塵,輪迴種子,酒不過口頭滋味,外來之物,不是歷劫帶來之根,於此小病,終身且不能去的,如何能拔去歷劫輪迴種子?
如此之輩,豈不是以小害大,自尋死路耶?況酒之一物,不比飲食湯水,飲食數日不進,即便餓壞,若酒終身不用,有何傷事?
如曰解渴,湯水甚便,何必用酒?到底是貪酒之病深沉,不肯醫治耳。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貪酒關口打通,把好酒一番意念,用在盡心窮理功夫上。
莫被曲魔攪撓。雖酒為小節,能壞大事,狠力除去,其益甚多。否則,貪酒無厭,醉生夢死,日在混沌之鄉,常居迷悶之網,妄想明道,難矣。
《通關文》貪酒關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