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又曰:同人於野,亨。
金剛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聖人云: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上陽子曰:速將人我山放倒,急把龍虎空衝開。此皆言修道必須無人我之見也。
然欲無人,先須無我。蓋一有我,則私心起。私心起,一言一行,一舉一止,總要為我。
即要為我,必不顧人。即不顧人,必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無所不為矣。
原夫有生之初,不論賢愚貴賤,同一性命,同一形骸,何有彼此之分?
即無彼此之分,則我如人,人亦如我,人我如一,即是天地大公無私之心,即是聖賢民胞物與之道,即是修真人我兩忘之法。
學者能守此心、此道、此法而行持之,便是聖賢胚胎,仙佛種子,大道可冀。
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大公無私,物我同觀之理。執著此身,以為是我。
一認是我,即便有人。有我有人,即分彼此。一分彼此,輕乎人而重乎我。
內於我而外於人。日謀夜算以肥己,千方百計以取人。一行一事,不肯讓人,一貨一利,要討便宜。
不但應事接物,處處而勝,事事好強。即至親好友、同事同業者,亦要分出爾我。
恨不得他人貴物,為我獨得;世間好事,為我獨成。有利處鑽頭探手,無利處縮肩藏身。
殊不知三寸氣斷,萬有皆空,即此身亦不屬於我。到的那時,我在何處,人在何處,人我俱無。
何苦在世枉用心機,強分人我,獨結冤讎,豈不愚哉!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人我關口打通,必如生初無人無我的面目;必如死後無人無我的模樣。
視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為一家。見人有喜,如無之喜;見人有憂,如無之憂;見人有得,若我之得;見人有失,若我之失。
有財者可以濟困;無財者,不妨方便。處處益人,事事積德。橫逆之來,付於不知;凌辱之加,置於不曉。
得饒人時且饒人,宜退步處即退步。方是學人的舉止,慕道真心。否則,有人我之見,彼此之分,私慾堆積,茅塞心竅,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