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傳大士曰:掃除心意地,名為淨土因。
無論福與智,先且驅貪嗔。百丈禪師曰:若臟腑中都無所得,都無所求,此人諸塵不生,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
不起一切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不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不嗔不喜,刮削並的乾淨,是無事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
敲爻歌曰:嗔不除,態不改,墮入生死輪迴海。此皆言嗔恨為礙道之物,必須狠力除去也。
夫嗔恨二字,如蛇如蠍,最惡最毒。若結心胸,積久成蠱。傷生損命,為禍甚烈。
外而損人,內而壞己,卻無醫可治。學人度量,必如天之廓大無邊,醇厚必如地之無物不載,容納必如海之眾水朝宗。
而後可試觀天之廓大,無物不覆,無物不生。日月往來由他,星辰運轉由他,雲霧遮蔽由他,人欺瞞也由他,人尊敬也由他,人感戴也由他,人毀恨也由他,一切善惡邪正凶頑愚劣,而皆不知也。
地之醇厚,無物不長,無物不載。泰岱嵩華至重也能負,江河溪澗衝崩也能受,樹木草石穿壓也能忍,飛禽走獸嗛踏也能隨,耕鋤挖刨也能順,一切欺侮殘壞而皆無心也。
海之容納,眾水會流,日夜不息。千年萬載,不見有餘。清水來入不見其清,濁水來入不見其濁。
甜水來入不見其甜,苦水來入不見其苦。魚鱉蝦蟹橫遊也由他,0[]0[]蛟龍奔騰也由他。
一了穢汙臭垢等等不潔不淨之物,而無不容也。學道者能如天之量、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保生妙訣,與道相鄰,大有便宜。
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嗔恨之害事最大,或境遇不順而生嗔,或所謀不遂而生嗔,或因物有失而生嗔,或嫉人之能而生嗔,或情性不投而生嗔,或衣食不足而生嗔,或為觸犯而生恨,或記人小過而結恨,或求人不應而有恨,或人不順己而積恨。
凡此嗔恨等病,總由自己昏愚,無有真心學道而然。果是真心學道之人,決不如此。
故至聖窮自厚而薄責於人。顏子犯而不校,以其無嗔無恨,所以為聖賢。
舉世之人,有嗔有恨,所以為凡夫。聖凡之分,只在有無之間耳。但嗔恨不但形於外者能害其事,即隱微之中,稍有絲毫煙塵不盡,亦能傷真。
務須內外乾乾淨淨,如雪之白,如鏡之明。應事接物,皆以無心處之。
度乎神氣不傷,性情和平,大道可冀。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嗔恨關口打通,學個無心道人,輕也過去,重也過去,低也過去,高也過去。
因物付物,隨事應事。應而不納,過而不留,何有嗔恨害事乎?否則,生嗔生恨,陰毒暗惡凝滯方寸,真性早昧,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