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大涅盤曰:自未得度先度他。金剛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彼福德。
孟子曰: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此皆言與人為善,而不可有嫉妒私心也。
夫修真者,修性命也。性命二字,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不論富貴貧賤賢愚高低,誰無個性命。
既人人有性命,則知大道為公共之物,人人可以明大道,人人可以作仙佛。
是在信心志士自修自證耳。然修證之法,須要求明師指引,借良友資益。
明師所以提整綱領,良友所以擴充識見。明師須要誠求,良友亦當尊敬。
蓋以良友之益,有半師之功。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無知;借彼之所能,以濟我之不能。
利益甚多,豈可輕慢。故祖師教人尋師訪友也。比如同師學道,俱是同心同事,朝夕聚處,須當彼此相敬相愛。
有善同勸,有過同規,患難扶持,疾病照應。如同夥求財,打0[口@力]扯船。
彼不知者,借我講說之;我不知者,求彼開明之。彼此相濟,其功加倍。
況同堂學道,是性命之友,道義之交,理宜親愛和氣。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
方是同學道之士。詩云: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者是也。
世間糊塗學人,自無志氣,朋友勸勉,反加不愛。自有過犯,朋友規戒,即起無明。
不但不聽,且懷嗔恨。自己不肯鑽研道理,久無所知,見他人殷勤用功,能解能悟,師尊見喜,暗生嫉妒。
故意搬弄是非,敗人好事。不悔自己無能,反忌他人有能。絕不思學道學的何事。
無學道者,所以遷善改過也。以不善而學之,欲遷於善;以有過而學之,欲改無過。
今見人善而不知遷之於善,自本無過而嫉人,自致其過。居心柺杖,日學日下,學於下愚不移之地矣。
更有一等不知高低之匪類,見人言道,當面齒笑;見人修行,暗中毀謗。
既不通道,何必入道?即入道門,又不喜道。冠祖師之冠,服祖師之服,違祖師之言,背祖師之行。
罪孽不知,因果不究,何為道人。昔地藏菩薩,願人人成佛,後方自成佛。
呂祖願度盡世間人,方自飛昇。七真同師重陽帝君,帝君登真後,邱劉譚王郝孫六人皆師事馬祖,皆得馬祖提攜,完全大事。
大抵學人,先要存大公無私,與人為善之慈心,利人利己,方有進益。
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嫉妒關口打通,大同無我,只把自己攻苦磨鍊,尊人之長,示己之短,低頭作事,誠心前進,走過一步是一步,行的一功是一功,存聖賢之心,行聖賢之行,終久了的聖賢事業。
否則,嫉妒滿腔,愈學愈壞,好人且不能作,何敢望聖賢,妄想明道,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