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個好好的通天的神仙不要,偏去求那些虛的東西。難道這就是人之本質?這人之本質啊......他為人的時候不懂,如今做了神仙,依然還是一頭霧水。
宋明遠覺得有趣又無奈。有趣的是沈酒,無奈的是虛無的無量天尊。
宋明遠舉步繼續往前走,道:“趕緊走了吧,天黑之前,要投宿的。”
沈酒正在唸叨,聽到這話,到反應過來抬頭望去的時候,宋明遠已經要消失在他視線之內到了。
沈酒連忙道:“等我等我!”
抬腿追了上去。
.....
這裡是觀音鎮。
以附近的觀音塘命名。
觀音塘,在紅桐鎮和觀音鎮中間位置,偏觀音鎮多些。故而歸屬觀音鎮。那鎮原本位於兩山之間,為一山中隱蔽村落,結果百年之前,一種一山傾覆,把那原本小鎮掩埋。成為高於普通平路的平地。百年後,那平地上彙集一處水塘,水塘邊,開始有人煙,人煙距離,成鎮。
為觀音鎮。
觀音山得名由來,緣故於那山頭獨立,遠觀似觀音,山下冠叢似蓮花寶座。而觀音坐鎮,必有童子。山下其中一鎮中之人於是自詡為童子,將此鎮更名為紅童鎮。後更名為紅桐鎮。鎮中戶戶供奉觀音。有長壽者皆尊為半神童子,奉入廟宇居住。長壽者多,名聲便遠揚,揚到京城,變成此鎮有長生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否真有長生者不論,但是精怪確實是有的。
精怪也迷信。信奉在觀音山中修行,可得觀音庇佑。於是紛紛遷徙於此。以至於觀音山中,一草一木,一每個生靈,皆為修行者。山下兩鎮百姓開始無知無覺,只詫異這山中生物狡詐,每每入林皆一無所獲。之後陸續有獵戶上山,迷失在林中,皆由一白髮白鬚老者帶路,引回正途。
中有一次獵戶忍不住與那寡言老者攀談,獵戶抱怨山中竟無所獲獵物,獵戶幾乎無法謀生。且就連牽繩的人參也會在日後不見蹤影。實在是奇怪。
那老者這才忽然莫名憤怒,舉起手中柺杖用力敲打獵戶的背部,憤然道:“觀音山中,盡思殺戮,觀音焉能護佑?”
說完這些話,老者猛地跳起來給了那個高大的獵戶腦瓜三個爆栗子,等到那獵戶抱著頭睜眼的時候,他已經在熟悉的下山路口,而那白髮白鬚的身手矯健的老者,早就不知道去向了。
那獵戶連滾帶爬下山,見人就說遇到了山神。
山神警告,觀音山生靈,不可動。
人人敬畏。莫敢不遵。
只是這如此一來,就沒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來源。
紅桐鎮和觀音鎮本就貧瘠,,山下土壤也不算是肥沃,所產米糧不過僅僅足夠果腹。大多依賴獵戶山民上山打野味或者挖藥材換區鹽糖等維持生計。如今再不敢吃山,要吃什麼?吃人嗎?
不敢得罪山神,可是人也要活。
於是只能另闢蹊徑。
沈酒好奇:“另闢蹊徑?何種蹊徑?”
宋明遠賣關子,也不直說,拐彎抹角的:“還是一樣,靠山吃山。不過,此山非彼山。唯神耳。”
......
沈酒開口:“他們......裝神弄鬼啊?”
那山上就算是真的有神靈,那山神只是化身警告一番,如何會再配合鎮上居民幫著興風作浪呢?自然只能百姓自食其力,自謀生路,說白了,就是裝神弄鬼。
宋明遠挑了挑眉,不置可否:“這主意如何?”
不如何。
且不說那觀音山中的所謂山神大半可能是精怪所變化,即便真是山神,看著眼前神仙就能推斷出來,這神仙也不是什麼寬宏大量的。
只怕還很小心眼。
喜歡南嘉記事請大家收藏:()南嘉記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