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怪是否小心眼,百姓尚且是不論的。
就算是要事後追究,那也是精怪先冒充了山神在先。
而神靈在百姓心中,無一不是慈悲為懷的,也無一不是寬宏大度的。
倒是也不去細想一想,這山中山神,都吝嗇到這山中一草一木,也不曾保佑那山下水土肥沃稻米豐收,算的什麼慈悲為懷寬宏大量的神仙呢?
但在那時候,紅桐鎮的百姓滿腦子都是神靈能夠帶來的錢糧和溫飽,誰會去多想一分那神靈的心思呢?
於是百姓像模像樣,請了村裡的大師,在山前焚香燒紙,像模像樣地跳了一通很是唬人的舞蹈。然後就在煙熏火燎中,摘下那五彩繽紛的面具,露出一雙含淚的目,昭告百姓,山神同意了!
於是歡呼雀躍。
同意了什麼?
沒具體說。
反正,只要的是同意二字即可。
至於同意什麼,這來日方長的,一口氣能說得完麼?
......
沈酒問道:“到底同意了什麼啊?”
宋明遠伸出一根手指,在沈酒眼皮子底下劃了過去,說道:“天機不可洩露。”
沈酒簡直無語:“你就是天,還天機不可洩露!”
宋明遠說道:“我是學那些紅桐鎮的百姓這麼講的。”
紅桐鎮的百姓,到底也沒有講出來,天機究竟是什麼。神神秘秘的,引得外人去當隔牆的耳,樑上的君子。
這隔牆的耳和樑上的君子,多少是聽了些東西。
於是忙忙慌慌,離了紅桐鎮。
在不久,就有傳聞出來。
有觀音山下,一個隱秘的村莊,那村莊的百姓向善,背靠山林,卻不食山中一草一木,一牲一畜,且村中過八十的老者,皆居於廟中。那村落,很是古怪,不拜如來,不拜天尊,只拜觀音。且只有觀音。觀音座前,無童子,只供奉清水,供奉蓮花。那白鬚白髮的老者,每日在觀音前閉目誦經,端坐姿態,宛如餘下廟中的金童玉女。
——這如此來看,地何種結論?
有人大驚失色,甚至失了君子端莊。
莫非這村中百姓,實則是觀音座前童子轉世?
非也非也。
你不看那紅桐鎮的觀音,金童玉女皆是缺失?
實則,是那金童玉女私定終身,偷偷下凡,在觀音山便孕育了兒女。之後金童玉女不知所終,許回了天上,那留下的兒女卻留在人間,繁衍生息,漸成村落。
那村落名字再細細思來,難道不是呼之欲出的答案:紅桐鎮,紅童鎮。
童子的童。
金童玉女的童。
鎮,非此鎮,乃彼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