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時候,則是《畫皮2》上映,就如同4年前那樣,再次橫掃國慶檔。
首日票房高達7200萬,驚掉了無數人眼球,而且票房還在持續爆發。
這個首日票房直接打破了《侏羅紀公園》所保持的首日票房記錄。
而在第一個週末,剛好是國慶假期開始的時候,單日票房超過9000萬。
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泰囧》曾經保持的單日票房記錄,簡直是一個記錄製造機器。
比如說,最快破億電影,最快破2億電影……
貓眼上的預測,更是把《畫皮2》最終票房開到了10億以上。
“難道又會有一部10億票房的電影出爐?”
所有人都這麼覺得,就連周明都覺得很有希望,實在是《畫皮2》太強勢了。
當初的《畫皮》在觀眾心目中留下了極佳的印象,這也算是口碑的積累。
而且,距離第一部《畫皮》上映,已經過去4年,觀眾自然無比期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畫皮2》突然出現大量差評,而且是很瘋狂那種。
就連貓眼上,原本7.8分的評分,竟然突然間滑落到6.4分。
要知道,這還是貓眼電影及時關閉評分的原因,否則只會更低。
很顯然,對方抓住了貓眼電影反應的這段時間,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麼短的時間,能有這麼好的效果,顯然不是一小股力量能夠完成的。
周明第一時間察覺到不對勁,動用這麼大的能量,顯然付出的代價不小。
然而,目的是什麼?
9月份,或者說國慶檔之前,的確有不少電影上映,比如說光鮮的《銅雀臺》,還有夏誼的《太極1》。
可是呢,這兩部電影的對手顯然不是《畫皮2》,畢竟不是一個檔次的。
相較而言,兩部電影之間才是競爭,爭奪《畫皮2》剩下的電影市場。
然而現實卻是這個情況,這就很詭異。
就在這個時候,於冬忽然一個電話打了過來,原本還沒在意,聽了於冬的話,卻有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周明啊,聽說你又在準備一部好萊塢電影?”
這事不是什麼秘密,也不需要否認。
“的確有這事,怎麼了?於總有想法,只不過,這事還早,一點頭緒都沒有。”
周明雖然說的含蓄,可拒絕得意思很明顯,博納還沒能力闖蕩好萊塢。
可是呢,於冬卻是渾然未覺,甚至有些得寸進尺。
“周明,咱們也認識不短時間,難道你就不能幫幫忙?
你也知道,博納在納斯達克上市,情況不是太好,我們需要足夠亮眼的成績。”
對於博納前往北米上市,的確是挺奇怪的,因為很難吸引到投資人。
博納的電影,主要還是以華語圈為基本盤,打入好萊塢更是難上加難。
這樣的情況下,面對這樣一支未知的股票,又能有多少人在意?
幾年之後,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也很好的說明了了這個事。
“於總,這事不是我幫不幫忙,好萊塢那邊又怎麼可能放棄到手的利潤?”
這一次,於冬沒有開口,而是沉默了片刻,直接結束通話電話。
說實話,周明很是奇怪,究竟是誰給的於冬臉,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