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周明在好萊塢的電影,也不是不可能,可利潤就這麼大,必須有人放棄。
按照如今和好萊塢那邊達成的協議,基本上就是周明佔投資的一半,另一半由好萊塢公司佔據。
於冬想要摻和進來,那就意味著有人要做出退步,不是周明,就是好萊塢公司。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就最簡單的一句話,憑什麼?
周明的電影,都只能佔據一半的投資份額,另一半不得不交給好萊塢公司。
為什麼?
因為周明沒有發現渠道,好萊塢的影視公司也不允許他插手發行渠道。
受制於人,這才是周明不得不妥協的原因。
還有,小李子在《地心引力》,能夠拿到一部分利潤分成,為什麼?
因為他有足夠的票房號召力,能夠將自身的名氣,轉換成票房。
可是呢,博納有什麼?
或許,他們在國內有一定的實力,可到了好萊塢,什麼也不是。
既然如此,那他憑什麼獲益?
周明和博納的關係不錯,可這事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沒有白給好處的道理。
於冬不是小孩子,不可能不明白這樣的道理,可這一次,就很有點無理取鬧的意思。
不過,周明很快就知道為什麼。
《畫皮2》的口碑繼續被刷低,最終無可避免的影響到票房的增長。
“《畫皮2》簡直是糟蹋了,我看過的最爛續集,沒有之一!”
“真是搞不懂周明,陳嘉上之前拍的好好的,幹什麼要換人?還換個什麼都不懂的玩意。”
“陳坤、舒敞、還有趙燕子,這樣的神仙陣容只能拍出這樣的水平,拴頭豬在那都做的比這好!”
“業界毒瘤啊,周明這是害怕陳嘉上做的太好嗎?打壓異己也太明顯了。”
……
各中各樣的評論甚囂塵上,而且,目標直指周明,和作為導演的烏爾善。
烏爾善覺得有點冤,他自認為電影拍的不錯,還沒到看不了的程度。
可是呢,網路上大量的差評,硬生生讓他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當然,更冤枉的還是周明,可以說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天明影視雖然是《畫皮2》的出品方,可也僅僅只是投資人之一而已。
電影具體拍攝過程,和天明影視的關係不大,他們只是參與方,而不是主導方。
陳嘉上沒能指導《畫皮2》,說實話,這不是周明決定的,而是因為他和寧夏製片廠的分歧。
周明唯一和這有關係的,那就是推薦了烏爾善,結果倒好,什麼都賴他身上。
至於說解釋,壓根沒用,根本沒人聽,而且這些言論,都是很有目的性的。
周明哪怕再後知後覺,也發現了情況不對勁,《畫皮2》被針對,不過是一個契機罷了。
杜牧立刻著手調查情況,這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是把他嚇了一跳。
不是哪個公司在針對天明影視,而是國內好幾家影視公司很有默契的行為。
喜歡華娛之重回2006請大家收藏:()華娛之重回200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