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季平雖然非常有地位,尤其是在培養有關方面,所以周明說話很小心。
畢竟,有些時候,專業人才在這方面,的確是有些特別的脾氣。
只不過呢,趙季平顯然不是這樣的人,或者說,他樂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這也不奇怪,電影配樂不是一個獨立的工作,他必須和整部電影的立意配合起來。
而導演,作為一部電影的最主要創作者,無疑是對整部電影把握最強的。
所以,在配樂的過程中和導演交流,甚至爭辯,也不是第一次。
“哦,周導,你有什麼看法?”
周明自然不會太謹小慎微,這是他的電影,自然要由他掌控一切。
不說是他的就是對的,可以相互討論,尋求更好的方案。
不過,周明有這個自信,有電影原作,有原時空的各種點評,他輕易便能看出一部電影的好壞。
“趙老師,我是這樣想的,我覺得這裡的曲調可以不要這麼哀傷,甚至可以興奮一點。
對於這個故事,我是這麼認為,戰爭無辜加身,固然很悲慘。
就像是狗蛋,他的遭遇讓人同情,可他卻並沒有因此頹廢,反而是積極面對。
就如同當時的華國那樣,戰爭不是我們的選擇,可我們從不懼怕戰爭。”
聽到周明的話,趙季平隨機醒悟過來,原來周明想表達的是個意思。
而且,按照周明的觀點去配樂,整個氛圍和氣勢就不一樣了。
趙季平的想法,和大多數人一樣,以小孩子被迫加入戰爭為契機,表達對戰爭、對侵略者的批判。
同時呢,利益小孩子更容易被人同情的特點,吸引更多人的同情心。
到時候,哪怕就這麼一個優點,也能吸引到足夠多的票房和關注。
原時空,那位導演的想法和趙季平,和大多數認都一樣。
只不過,周明顯然不這麼認為,站在歷史這個巨人的肩膀上,他不可能去做比肩膀還低的事。
如果說不能做的更好,他完全沒必要這麼拍,甚至不會啟動這個專案。
周明得著眼點不只是狗蛋這個小孩,還有當時的那個時代。
就連一個小孩子,在面對戰爭點時候,都能過慷慨從容的加入戰爭,那我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這樣的民族,從不懼怕戰爭的到來,因為他們是不可戰勝的。
聽了周明的話,哪怕已經年近70,老人家依舊有些激動。
他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可他的父輩門,是從那個時代走來的。
可以說,他們這個年紀的人,是如今華國對當初那段歷史,領悟最深刻的人。
趙季平甚至沒有耽擱,而是現場進行修改,不過半個小時,老人家便有所得。
為了這部電影,趙季平做了諸多準備,如今也算是用得上了。
又聽了一段,周明覺得很不錯,這就是他需要的感覺。
“沒錯,趙老師,就是這樣的感覺。”
“還行,不過其中還有一點小瑕疵,你等我再修改修改!”
……
後期的製作自然不只是配樂,還有畫面的調色,以及戰爭戲中的特效。
這些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而周明,還要最終確定一次整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