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人才了!
雖然說他們培養的很多人才去了本土之後大多都不想再回來了,但是送出去十個回來哪怕一個,那都是賺的啊!
還有膽子大一些的,會偷偷辦一所名義上是中專,但實際上以留級,學業不合格的名義,讓其中很多學生留級繼續學習,這一學就是六年甚至更久。
那啥,這完全是奔著大學課程去的,以規避海外領地沒有大學,也不能籌辦大學的限制。
一看這些藩王們的打算就是想要提前囤積一批技術人才,留待以後大變的時候興辦工廠所用。
海外藩王們的這些小心思,其實瞞不過翰統的耳目,不過聖天子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
不過太子要是知道了去管,李軒也不攔著。
對於自己的這些兒子們玩勾心鬥角,只要在自己畫下的大框架下玩,李軒一向來都是不怎麼管的,藩王們要自立,太子要削藩都是如此,李軒基本不管他們自己的鬥爭。
這種勾心鬥角很鍛鍊人,也能分辨出來個人的能力。
誰要是在這些勾心鬥角裡玩輸了,那麼就自己承擔後果去。
早些年就有好幾個藩王要是做的太過火,被太子抓住了把柄告到御前,李軒也不會偏袒,該有的懲罰都會有,一般都是給犯事藩王換個封地,讓他去另外一個破地方從頭開始。
如果他還想要繼續玩的話,估計就會更加謹慎了。
如果還是爛泥扶不上牆,又玩陰謀詭計玩砸了,那麼李軒就會認定這個兒子沒啥能力,隨便給點不毛之地讓他玩蛋去。
這輩子除了榮華富貴,其他的就別指望啊。
李軒的這種政策,其實讓太子很憋屈,但是再憋屈也沒辦法。
這些年,他已經是有些稍微理解李軒的做法了。
這些年海外領地的變化,也是讓太子李暠覺得,這海外領地獨立是遲早的事。
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根本沒法阻擋,沒看見現在帝國下了大力氣搞全球經濟一體化,但是依舊沒能徹底平息海外領地獨立的可能性嘛!
自己繼位以後的能壓得住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但是一百年呢?
自己的繼承者呢?
太子李暠在這方面,是越來越和李軒一樣顯得悲觀了。
哪怕是現在還沒有繼位,但實際上他已經有了打算,等自己等位之後,也得把一群兒子分封出去。
如此甭管海外領地以後怎麼樣,但是這肉還是爛在鍋裡啊!
時間以及所處的位置,是會改變一個人的,太子李暠以太子身份處理政務多年後,多少也是能夠理解李軒在部分事項上的動機了。
雖然還不是很多,不是全部,但是這已經足夠了。
如果自己能夠有父皇的十分之一,那麼自己就將會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偉大的皇帝!
第一偉大的自然是自家父皇聖天子。
第二偉大的,那麼就應該是自己了。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