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暠最近這些年的心態出現了變化,導致他對未來海外領地的獨立越來越顯得悲觀。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是覺得自己有能力再壓制海外領地幾十年,至少在自己活的時候能夠把海外的那些兄弟們給壓制住,至於以後,那就是以後自家兒子的事了。
這一點,他的想法倒是和聖天子李軒差不多。
李軒也有決心的信心壓制海外領地的那些兒子們,至於自己死了以後,估計太子是壓不住的。
不巧,太子也是覺得父皇活著,自己活著的時候,海外領地會有一些動盪,但是整體壓制是不成問題的,真正麻煩的是以後。
就是不知道以後皇太孫會不會也有這個想法……
為了以後自己能夠持續壓住海外領地的那些兄弟們,太子李暠最近幾年做的事也不少,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舉措。
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的話,至少能夠把海外領地再穩住幾十年。
至於後期的話,那麼就要靠科學技術的發展了,尤其是國防工業的發展。
所以太子李暠,也是目前推動國防技術發展,讓軍方裝備更先進武器裝備的人。
他的目的倒不是擴軍之類的,而是想要直接拉高國防工業的門檻,拉高以後海外領地造反的門檻。
他想要把父皇口中的機械化部隊給弄出來,貴不貴,對付土著好不好用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拉高海外領地造反的門檻。
以後想要拿個步槍就想要造反?
做夢去吧!
而想要把坦克生產出來造反,那可不容易!
步槍這玩意吧,弄個基本的工業體系也就差不多能弄出來了,再努力一點,火炮也能弄出來了。
但是坦克和戰艦以及尚未出現的飛機這種作戰裝備,沒有一個先進的大規模工業體系支撐,根本玩不轉。
比如戰列艦吧,這玩意在地球原時空一戰時期,能造的國家多了去,英法德意奧俄美日一大票呢,哪怕是西班牙荷蘭瑞典這些國家,人家都能造小一號的戰艦,噸位興許小了點,但那是限於財力,可不是說他們造不出來。
但是二十一世紀後能夠生產並裝備海軍頂級裝備艦隊航母,就只剩下英法美中了。
戰機也同樣如此,一戰前後,技術牛人自己都能手工搞一架出來,能生產戰機的國家一堆,但是二十一世紀後能夠自造頂級戰機的,就只剩下歐洲美俄中了。
這些裝備隨著技術的發展,效能的提升,對工業體系的質量以及數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而太子李暠想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把工業技術,尤其是國防相關技術推高到讓海外領地想要追都追不上的程度。
這也是為什麼大冬天的時候,太子李暠都是冒著風雪到金陵郊外的武器試驗場,參加陸軍新一代裝甲車選型測試的緣故。
他比軍方的將領們,其實更期待這種全新的頂級陸戰裝備研發成功,服役,並藉此推動地面作戰部隊機械化程序。
他要打造一支讓未來可能出現的叛軍需要仰望的部隊!